我校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两会”教育话题
文章字数:2,864
    编者按:全国“两会”召开以来,我校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学习强国APP等多种途径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和界别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就业等热点话题。
    校党委书记龙治刚:今年的“两会”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的又一次政治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廓清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在参加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我们要充分发挥“零距离”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优势,积极打造“秦岭学”这一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守护好大秦岭生态环境和中华民族精神标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进一步充实队伍、整合资源,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在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帮扶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为商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将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培养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的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商洛学院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新会:2021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使人振奋、令人鼓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商洛学院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了指导。商洛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秦岭山区,建校45年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以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教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快,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本科教育基础得以夯实,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快推动内涵建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加快追赶超越,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促进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事处处长刘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两会”的胜利召开使命特殊、任务重大、意义非凡。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一连串的非凡成就,令人振奋,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唯有奋斗,方不负时代。作为高校人事工作者,我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校人事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不断完善人才评价、绩效分配、职称评审相关制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力保障,为实现学校“一流学院”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教务处副处长高扩昌:习近平总书记下团参加审议,强调新发展理念、民族大团结和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共同遵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纳入“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范畴,要求高等教育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只有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不断向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迈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觉主动地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年两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和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结合起来,多措并举、合力推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更多标志性成果,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科技处副处长郭耀东: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重点。“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科技工作将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抢抓乡村振兴全面开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等中省战略机遇,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工作,聚焦商洛“四大产业增长极”,将现有科研平台、创新团队等资源与地方产业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努力帮助地方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堵点和难点,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夯实秦岭大学和秦岭学科建设内涵,为商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一流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民进成员、健康管理学院教师韩晓江: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2020年工作成就。放眼全球,对比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我们一样有力抵御疫情冲击,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国“两会”中,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委员们制定好“民意清单”,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创新、环保等话题,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正因为如此,制定的方针政策才更接地气、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也全国为打好“十四五”开局之战增添了更多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祖国的未来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的会更加蒸蒸日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1802班学生贺思杰: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华儿女临危不惧,积极应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锻造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伟大成就和伟大精神塑造着我们青年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国家综合实力大增,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建功立业新时代的自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认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对立场,自觉践行“两会”精神,积极带动身边的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实践中去。发扬实干精神,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用汗水与激情在国家改革发展创新实践中开创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