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 实现新超越 展望新发展
文章字数:4,223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将认真落实学校工作部署,紧密围绕“人才强校年”工作大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
    新的一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持续加强对外联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引进博士学位教师30名;进一步完善优化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有关制度,充分发挥各项改革政策的指挥棒作用,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研讨活动,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力争教师参与培训达到300人次;积极推荐申报陕西省各类人才计划项目,争取在省级人才入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工资福利薪酬政策,做好教职工工资福利核发及社保审核缴纳工作,保障教职工利益;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相关政策,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在岗人员管理,积极化解学校各种人事矛盾纠纷和风险。加强部门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教务处
    教务处202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一流学院”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新的一年,教务处将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开展思政课创新工程;重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总结“一流学院”建设成效,确保“一流学院”顺利通过验收;对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与商洛市人民政府联合培养公费师范生;筹备举办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校赛、省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创新开展根植地方行动计划,持续做好现代产业学院培育工作;对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以评估标准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申请承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科技处
    2021年学校科技工作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的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学校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秦岭大学和秦岭学科建设内涵,坚持“七高”标准,着力增强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一是高起点组织策划科研项目。确保国家级项目常态化立项,提前谋划重大项目,提高横向项目服务质量。二是高水平开展平台团队建设。规范现有科研平台管理,筹建“商洛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平台打造科研团队。三是高标准凝练培育科研成果。加强科技合作,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成果质量。四是高成效实施服务地方工作。围绕地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助推地方产业发展。五是高质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影响力。举办“陈彦文学创作全国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六是高规格编制“十四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专项规划。七是高产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双百工程”各项工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21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为指导,聚焦“一流学院”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内涵需求,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加快推动学校国际化事业发展。
    一是做好学校“十四五”期间国际化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国际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二是积极与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重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试点改革,深化合作内容和实效。三是鼓励师生通过公派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国际交流学习、研修实习、学历提升等形式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克服疫情困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宣传、交流、学习等活动,拓展学术交流途径和内涵。四是积极与国内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质性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新局面。
    财务处
    2021年是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加快“一流学院”建设的重要一年,财务处将以党建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不断提升财务服务质量。
    一是多渠道多方位开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着力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资金“瓶颈”,拓展经费筹措渠道,在积极争取上级拨款的同时,加强与地方财政联系,全面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商洛市政府的资金支持。二是大范围多举措节支,持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真正过紧日子和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杜绝铺张浪费,保障重点支出。提升全校师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增加财务管理的责任感,把开源节流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三是保稳定促发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准确把握当前经济面临的形势,深入分析学校目前债务结构,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各类支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加强银校合作,继续优化债务结构,防范财务风险。四是强业务増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不断提高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五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争取2021年实现网络报账,提高服务质量。
    审计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加快“一流学院”建设的重要一年。学校内审工作将在上级审计部门及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聚焦主业,强化审计服务,努力实现让学校放心,让师生满意。
    一是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内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适时成立审计委员会,强化对学校内审工作布局、推进和监督落实,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强化政治担当,把内审队伍思想建设任务定实;加强能力建设,把内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做实;强化以严为主,把内审队伍作风转变抓实。二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扎实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继续开展预算执行和学校财务收支审计,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持续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扎实开展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提升学校投资效益;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积极开展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审计监督检查;切实做好物资设备采购审计监督工作;强化审计整改工作,推动审计结果运用。
    资产管理处
    2021年资产管理工作将以优化校区资源配置,规范采购管理程序,提升资产管理服务水平为主线,以电信学院搬迁入驻丹江校区为重点,全面加强资产搬迁、调整、配置、运行管理服务工作,提升学校资源利用率。
    一是确保电信学院顺利搬迁入驻丹江校区,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丹江校区学生公寓设施、4号教学实验楼内多媒体教室建设及安防设备安装工作,协调电信学院做好实验室、办公室等设备和资产的搬迁工作。二是调研论证并科学谋划电信学院搬迁后校本部2号、3号、4号、5号教学楼教学用房资源的调整利用,进一步优化各学院教学资源配置。三是加强采购管理,重大项目全面纳入政府采购流程或委托代理招标,与科技处等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设备采购程序管理。四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完成2021年新增实验室项目建设,配合电信、化材、生物学院调整建设校本部基础教学实验室,落实实验室安全整改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五是加强资产信息管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资产入库及信息变更程序,加强资产对账核查工作。六是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力争完成8号教学综合楼通道用地征收与边界管理问题。七是进一步优化公有住房资源配置,尽最大努力保障新进教师住房条件。八是推进张村校区建设与管理,促进艺术学院创作实践基地等其他部门规划项目良性运行。
    保卫处
    2021年保卫工作思路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于师生安全需求、服务于教育教学良好秩序,坚持防治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服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夯实安全责任,健全人防、物防和技防防控网络,优化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二是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相关制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过程管理,筑牢校园稳定安全防线,做好省级“平安校园”复审验收准备工作。三是结合疫情防控做好出入人员、车辆管理,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与公安、城管等单位联络协调,做好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高应对能力。四是坚持校园安全检查、巡查,开展不定期联合检查,以“安全排查整改活动月”为契机做好校园公共区域及校内各单位管辖范围内消防安全等隐患的检查排查,加强校园安全预防和管控。五是全面做好安全教育,举办校园安全培训、警示教育、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加大安全文化育人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六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成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立项课题任务,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科学化水平。
    基建处
    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学校工作要点,基建处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开局即开战、起步即冲刺的奋发精神,全面强力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及本年度二项重点工作任务,现已取得成阶段性成绩。
    一是科学编制校园基本建设专项规划。在全面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学校办学条件状况基础上,按照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各校区的功能定位,以服务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需要为中心,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环境优美、绿色节能、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现化化、智慧化校园为目标,科学编制校园基本建设专项规划。二是继续做好丹江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即一栋楼一路电一条路三大工作任务。在提前完成教学3号教学实验楼主体、基础配套和投运调试工作的基础上,确保电信学院按时搬迁入住。国网投资400多万元的园(校)区电力基础配套和城市高压电免费接入校园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进入实施准备。针对通村道路征迁,实现跨东西校区道路贯通的艰巨工作任务,基建处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需要为己任,进一步提高站位,创新思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为学校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