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100条(六)
文章字数:1,224
66.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10月1日,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这是中国与邻国成功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例,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此后,中国又陆续与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
67.1961年1月14日-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毛泽东在全会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到1965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全
成。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业六十条”),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随后,工业、商业、手工业、科学、教育、文艺领域也进行调整,并相继制定了工作条例。
68.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69.1963年1月4日周恩来将毛泽东提出的对台湾问题的有关原则概括为
“一纲四目”,通过有关渠道转达给台
湾方面。一纲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70.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了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
7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72.1964年12月21日-翌年1月4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会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73.1966年5月4日-2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74.1968年10月13日-31日中共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全会对刘少奇作出完全错误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逝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
75.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81年11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67.1961年1月14日-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毛泽东在全会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到1965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全
成。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业六十条”),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随后,工业、商业、手工业、科学、教育、文艺领域也进行调整,并相继制定了工作条例。
68.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69.1963年1月4日周恩来将毛泽东提出的对台湾问题的有关原则概括为
“一纲四目”,通过有关渠道转达给台
湾方面。一纲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70.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了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
7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72.1964年12月21日-翌年1月4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会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73.1966年5月4日-2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74.1968年10月13日-31日中共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全会对刘少奇作出完全错误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逝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
75.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81年11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