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波印象
文章字数:3,798
                                                                                           ★王思怀
    牛波是1979年考进商洛学院的前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的。我是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工作的。我与牛波兄相识相知三十多年,印象不断加深、清晰。
    牛波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人。牛波的爷爷娶奶奶半年多就远走他乡。村长可怜身怀六甲的奶奶,便照顾她住进了龙王庙。龙王庙出生的父亲十几岁学会了木工手艺,靠这手艺竟给自己领回了个媳妇。一年后的春天,庙里又添了个男孩,他就是牛波。牛波三岁那年,公社要在庙里开办代销店,大队便把奶奶一家安插到村里房子较多的一户人家,从此过起了寄人篱下,受人白眼的日子。牛波六岁那年,他们一家又住到了另一个村的龙王庙。这一住又是十一年。龙王庙远离村庄,白天冷清的要命,夜晚阴森的怕人。
    牛波小学时就帮父母干活。打猪草是小菜一碟,砍柴也能坚持。但天刚亮,一手拿把铁锨,一手提个粪笼拾粪的活儿他实在不愿干。由于年龄小个子低,挎在胳膊上的粪笼离鼻子更近,臭的受不了。
    苦孩子知道心疼一人。从新疆新婚回来的李老师给全班同学每人分了两颗新疆葡萄干。牛波强忍住口水,将两颗葡萄干拿回家。说老师给了他一大把,让父母一人也尝一颗。
    龙王庙,寄人篱下,受人白眼,是牛波童年的最深记忆!
    牛波是一个有梦想的人。童年牛波经常是一个人坐在庙前“面对着天空发呆”!他不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他想知道“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他知道山里的山货能换钱,就想着自己长大了就到山里弄这些东西,挣好多钱,给家里盖几间大瓦房!
    一天中午,牛波到小朋友家里玩,听到墙上有刺刺拉拉的声响。看着这个“洋戏匣子”的玩艺,觉得特别神奇。就仿照朋友的做法找来吸铁石,漆包线线圈等自己制做洋戏匣子广播。竟然就做成了。那年他只有10岁。
    牛波11岁那年,见到了一个叫“洋戏匣子收音机”的玩艺,这又一次激发了他的探索欲望。一名无线电爱好者给他提供了一些电子元器件。一次次的试验,终于收音机组装成功。接下来的几天里,牛波都是在没黑没明的摆弄收音机,抱着收音机睡觉。这时的牛波对无线电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买了一本《晶体管收音机》,带着有关无线电的“十万个为什么”到处拜师求助,可在他认识的人中,找不到能够讲明白无线电知识的人。
    组装收音机所需的材料是要花钱买的。牛波就一心攒钱买材料,抠下压岁钱、上山打酸枣卖、到坡上挖中草药卖、去河边割青草到城里卖……这些来钱路成就了牛波的梦。
    牛波每天看着沟沟岔岔的人从庙前来往,知道他们是进城去的,牛波也想进城看看。上了商县城关中学,坐在教室里,想起小时候进城看看的梦想,才知道这个愿望有点低,他想成为城里人。
    牛波的梦想十八岁时被砸的稀巴烂,高中毕业又返乡当农民。他不明白:都是同学,都是高中毕业,农村娃为什么总是低人一等?农村人为什么会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民为什么长年累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经过半年的沉沦他再次振作起来。发誓“不走出农村绝不穿料子衣服”!“穷则思变”、“发奋图强”成了他连续几年春联的横批。几年后大队决定聘请牛波当小学代理老师。那时“四人帮”粉碎了,高考恢复在即,牛波就婉言谢绝了村支书的好意。
    第一次高考是一塌糊涂,第二次高考相差十分,第三次高考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物理系录取。牛波穿上了料子衣服,又一次怀揣梦想进了城。
    牛波是一个既有思路又有落实的人。百分之八十的人要么有思路无落实,要么有落实无思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既有思路又有落实。这部分人收获了成功!牛波是属于既有思路又有落实的人。
    大学阶段的学习,使牛波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校园里每周一场的电影他从未看过。嫌放学后排队打饭浪费时间,就在教室里看二十分钟的书再去吃饭。 
   因为上学期间他发明了自动打铃器,毕业时如愿以偿的留在了母校。留校后担任电子教学和实验工作。这时的牛波更加专注于无线电,他的目标不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开始在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短短几年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的教材用于教学,参编的专业著作也被出版社出版发行。他研制的《B一40型乐理基础示教板》解决了乐理基础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并被陕西电视台报道。他还发明了幼儿电子示教板、感应式防盗报警器、家电节能延寿保护器、门锁控制室内电路、声光控制延时节能灯头、整块石材制作的音箱等等实用技术,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
    在发明与专利产品达到高潮时,牛波看到了家用音响的商机,通过考察认为,自己购买高品质的元器件进行组装,可以生产出与进口同等质量的音箱,而价格只有进口音箱的三分之一。1997年,商洛牛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由于牛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的是音响,后来被大家简称为“牛王音响”。牛王音响卖的是技术,卖的是创新,卖的是服务,很快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我国电子商务初见端倪时,牛波察觉到,电子商务将会对传统产品销售模式带来严峻挑战!经过深思熟虑
    年,20142月25日,商洛蒲公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商洛市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蒲公英电子商务公司将电商的种子播散到商洛的城市乡村。2014年12月12日,商洛市电子商务协会成立,牛波当选为首任会长。
    在电子商务如日中天的时候,牛波又把目光紧紧盯在实业上,盯在核桃上,励志要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他通过考察、调研,确定了“立足商洛优质核桃资源,延伸商洛核桃产业链条,打造绿色、可持续、有影响力的商洛核桃产品”的品牌战略。“大秦岭牛伯伯”商标在2013年3月申请注册,2017年5月公布。从此,大秦岭牛伯伯”进入人们的视线。创业,闯到“大秦岭牛伯伯”这个阶段,牛波的企业发展理念更加成熟、清晰,这就是:做小事、专注做事,用文化做事、用互联网做事”。
    牛波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发起的“商洛创业者沙龙”已经举办了70多期,吸引企业家5000多人次参与;他发起的每年一届的“商洛核桃开杆节”今年已到了第六届。
    牛波是民进会员,当选省政协委员15年,市政协常委15年。向省、市、区政协递交的120余件提案全部立案。《关于加强工商年检监督减轻企业负担的建议》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2012年,省政协遴选出了十届五次会议的32 件重点督办提案,他撰写的《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建议》名列其中,省民政厅承办,副省长督办,成为商洛当年唯一的重点督办提案。二十一世纪初的商州城陋习盛行。金凤山上的墓碑越立越大;北新街上送葬的队伍吹吹打打,孝子被抬进铭旌楼里在街上狂颠。交通严重堵塞,市民敢怒不敢言;酒店里三十六岁的生日宴,场面更是不堪入目。男人在外衣上套上红胸罩和红短裤,裤裆掉个红萝卜,还要被迫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更要命的是儿子结婚,老两口还得打扮得像个小丑,头上戴着被锁着的铁帽子,铁帽子上的烟囱冒着青烟……2005年牛波带领商州民进一班人完成了《革除社会陋习,倡导文明生活》的调研报告。这一报告切中时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陋习被坚决革除,气象为之一新。看着这些变化,市民交口称赞,牛波欣慰笑了。
    牛波是一个知恩投报的人。刘老师是牛波高中时的物理老师,是牛波学习无线电的第一个恩师。牛波家里人多粮少总是填不饱肚子。刘老师知道当时商县玉米卖三毛六,老家高陵卖两毛钱。就多次从老家买来玉米送到牛波家里。看着一袋袋玉米,感动地牛波一家人热泪盈眶。牛波擦着泪水把这份师恩埋藏在心。后来刘老师儿子结婚他竭尽全力张罗,师母去世他总管全盘,刘老师仙逝的告别仪式上他代表学生含泪发言。
    比牛波还小20天的另一个刘老师是牛波大学时的班主任。班主任刘老师两口子在学校分到一间半房,便把半间腾出来给牛波做实验室,全力支持牛波在电子技术方面发展。牛波逢人就讲,班主任刘老师是他的第二位恩师,没有刘老师的支持,他很难有今天。刘老师的父母去世,牛波从外地赶去吊唁,刘老师有病住院他赶去医院看望。
    从小学到高中,牛波都是免学费上学。退休后,浓浓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必须回报。从选择做家乡特产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自已与家乡父老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寻找商洛老核桃连续坚持2000多天还在继续。八十多岁的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教授多次鼓励牛波:一定要坚持,回馈家乡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农业科技报》贺辉社长勉励牛波:从对核桃倾注的心血来讲,你是全国第一人,没有之一,坚持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牛波是个获奖专业户,各种荣誉一大堆,曾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牛波是一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做的多说的少;牛波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人,从不八卦张家长李家短;牛波苦日子的印记太深了,俭约朴素不虚荣……
    从牛波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这就是:执著!认准了的事儿坚持不放,不气馁、不懈怠,向着目标,义无反顾。这种执著几乎到了痴迷、固执、任性的程度。但它又是建立在深思、细研、担当的基础之上。在点着煤油灯的环境中,硬是把收音机从矿石做到来复再生式,再做到超外差式;把电视机由黑白做到彩色;把元器件由分立元件做到集成电路。高考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直到敲开大学之门为止。创业从无线电到牛王音响,从牛王音响到“大秦岭牛伯伯”……人一辈子干不了几件事,百分之八十的人做事坚持到百分之八十的程度就坚持不下去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越过百分之八十这道坎。这部分人才是收获成功,能干成事的人!牛波属于这部分能干成事的人。人都有优点缺点、长处短处,一辈子只要有一两个突出的优点就可以立足社会、养家立业了,牛波最突出的优点、长处就两字:执著!(作者系我校原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