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光的方向
文章字数:584

★高健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句诗恰如其分地点明了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精神要义。
看这部剧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做是毕生的理想信念。
它第一次全景呈现了对现代中国产生划时代影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生动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以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代新文化巨人的群体风采;第一次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背景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逻辑和中国共产党出现的必然性;第一次将五四新文化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表现得历历在目、酣畅淋漓;第一次将五四青年追求祖国新生、追求民主科学、追求自由解放的初心表现得青春激荡、热血沸腾。
毛泽东从风雨中走来,看尽世间百态,人世寒凉。虽身着布衣,足踏泥泞,但却双目坚定,心向光明。
陈氏兄弟上一秒还面朝阳光,大步流星踏上赴法的游轮,下一秒他们便身陷囹圄,满身伤疤,脚戴铁镣,英雄赴死。在阴森的刑场上,他们的眼神依旧从容坚定。
不仅是他们,电视剧用两代人的选择告诉我们,在那个中国即将被开除出地球“球籍”的时候,唯有壮士断腕、革故鼎新才是中国的出路。虽然历史从来都不是按照人的主观意愿而发展的,历史的河道中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暗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听天由命,自甘堕落,而是心向光明,寻求出路!
“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共赴理想的同时,也走向了死亡。”
(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202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