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逢艳阳,万物流光
文章字数:2,253

★记者 刘雪 学生记者 常青 张新研
“我生在商洛,长在商洛,对于秦岭大地,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面对记者,杨艳如是说。
杨艳, 商洛山阳县人,副教授,体育硕士,我校体育教学研究部教师,目前主要负责羽毛球、公共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及学校田径训练队的日常训练工作。 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优秀裁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优秀裁判员”“陕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商洛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国家、省、市、校级各类荣誉。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011年从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杨艳毅然放弃留在西安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 入职我校艺术学院辅导员,至今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 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三年里,她从最初处理问题时的经验不足乃至心生胆怯,到后来游刃有余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2014年,杨艳从辅导员岗位调整到体育教学部教师,可是一接管学校田径队就让她颇感挑战。
当时学校田径队优秀队员纷纷毕业离校,杨艳接手后的田径队基本是零基础状态, 不但缺乏优秀队员, 甚至为数不多的队员也不理解枯燥乏味的训练。“遇到这种情况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最大范围地发动身边的同事和同学,帮忙多多推荐优秀运动苗子壮大队伍”,杨艳浅笑着说。在真正进入训练过程后,杨艳非常有技巧地采取针对性培训。“像田忌赛马一样,‘十项全能’是大家都觉得很难的项目,针对团队现状,我就从这里进行突破。 ”由于当时学校场地不能完全满足训练要求,她经常自费带领队员前往金凤山和丹江校区进行训练。 “其实当初也没想着一定要拿怎样的名次,在起步艰难时甚至还曾动摇过,但心里就笃定,哪怕我一个周末都不休息,也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这帮学生,带着他们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地去努力奋斗。 ”带着这样的“钉钉子精神”,经过两年的刻苦训练,在全省八十多所院校参加的大运会中, 她带领我校田径代表队首次进入前八名,并连续三年获得男子十项全能全牌,取得学校历史性突破。
热心公益,传递力量
在工作中杨艳发现,商洛好些偏远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乡村留守儿童也多,孩子们更加需要体育运动来释放情绪。 于是,她主持组建了商洛市智慧体育服务研究中心,依托我校体育教学研究部的专业教师团队和热心公益的学生群体,充分整合资源,在教学之余通过与地方学校、社区机关、企业的合作,将自身所学回馈社会,将体育运动的精神播撒在商山洛水之间。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和团队前往杨峪河牛槽沟九年义务制学校,别看它属于商州区,可我们驱车前往才发现,多是崎岖陡峭的山路,仅单程就用掉了3个小时,来回一趟则是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杨艳说,“我自己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时特别期待能接触更多的科学知识,可条件有限,这也是成长的一些遗憾吧。 很多偏远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多为其它专业教师兼职,体育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我和团队成员也特别愿意为这些孩子带去科学规范的体育知识,让他们看到更多精彩。 ”
在为不同孩子带去体育运动种子的同时, 杨艳和团队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 先后前往洛南福利院、商州福利院、商州区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等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和自闭症儿童的相处给杨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起初,这些孩子对开展的体育运动看似漠不关心, 但通过我们的引导以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在大家的欢笑声感染下,他们也逐渐加入活动。 ”“我觉得不是这些儿童不愿意加入,而是活动能否真正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用心用情从事这些活动的同时, 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杨艳补充道。
在日常生活中,杨艳还做过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者、封闭小区日常物资的采购人员、公益机构的普通志愿者……她主动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对接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去进行各种技能培训。 “我觉得雷锋精神的传承不仅仅是在三月, 它可以在一年12个月里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如果我们都坚持把学雷锋精神日常化,并且与大家的学习、生活、社会服务各方面有效结合,一定会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发扬光大。 ”
点点期待,殷殷嘱托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杨艳意识到体育教学不仅是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更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通过专业体育课能改变普通学生对于体育的一些观念误区,在开展体育锻炼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意志力, 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等等。在生活各方面都趋于正常的后疫情时期,杨艳真切地建议广大学子能利用春暖花开的时间, 走出宿舍,走进操场,打好身体基础,恢复体能,用健康的体魄去面对工作和学习。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杨艳希望在校学生珍惜大学生活,做好学业规划,好好储备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进行知识覆盖与自我提升。
杨艳对工作和公益活动总是充满热情,但谈及家庭, 她眼露愧色,“我丈夫和家里老人都对我很支持,非常感谢他们。 但我也知道,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错过了孩子成长的许多美好时刻,哪怕现在上小学了,也是让他读寄宿学校……”稍稍沉默后,杨艳老师又说,“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用实际行动将体育精神留在了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心里,也在告诉我的孩子做事做人的道理。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 杨艳在工作岗位和生活中一直用实践践行 “雷锋精神”。 在获得“2022年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后, 她认为仍需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目前,她正带领团队和市体育局商量如何开展好2023年商洛市首届全民健身提升月活动,“我估计接下来的4月和5月又是非常忙碌的了”,杨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