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成长,未来才可期
文章字数:1,503
有人说18岁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人说30岁是很多人一生中的顶点,而我说其实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年华和顶点,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生命喜悦状态的本质是喜新求变的,身与心一成不变的状态,和等死没什么区别,时代在发展,不进则退,想想我们身边那些活在过去的老人们,如果我们不想变成那个样子,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成长。
学习与成长,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放在一起说,学习是为了提升认知, 从不知道到知道;而成长则是为了提升自己应对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去做到自我的改变,是知道到做到的过程。 当我们以各种学习形式获取知识后,如果只停留在脑海中不去运用去实践,堆积多了我们就变成了“知识松鼠”,进不去也出不来, 人就会变的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踏入成长,也是学习的第二步,就是敞开心扉去面对外界,去靠近正能量的人与事,去领悟、去经历、去收获,去调整和践行。
那到底什么是学习?所有的提升认知,促进自身成长的都叫学习,不局限于形式,不局限于课堂,可以从书本上学,也可以从人和事中学,也可以在环境中学习。 学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专业能力的学习,拥有维持价值交付的能力, 比如教师、医生等;二是生活能力的学习,让我们拥有面对事情和解事情的能力,以及父母或孩子遇到突发问题时候我们的应对能力和经营生活的能力;三是认知系统的提升,让我们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智慧去面对关系、面对情绪、面对自己和面对未来。时常我们会觉得自己专业能力与生活能力已经足够,但还是被一些生活的鸡毛和负面情绪裹挟,深感过得不开心,不幸福……这些都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去提升自己的认知系统,去学习,去觉察,去精进自己。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 看书是首选。越是在浮躁的世界里,我们越要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去净化心灵,去沉淀, 除了看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书籍之外,我们还要看一些能真正化育生活,引发触动某些行为的书籍。 可以从当下的需求开始,找到相关的群体浸泡式的学习,链接到能量和智慧; 此外还可以付费破圈, 看到不同的人的生命状态,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谓独行远、众行快。
人人都说,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那成长是指什么?成长是心智的提升,内在的成长,与年龄无关。 我们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成熟,内心越来越强大, 但其实不然。 我们会有无法控制的情绪,难以调解的矛盾,时而陷入迷茫与恐惧,这一切都是因为内在成长不够。当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 想要改变境遇,想要情绪稳定, 想要从容淡定,就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成长, 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带着觉知去改变。具体来说,就是用各种方式习得的新认知去指导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促使行为上发生改变,进而再加深自己对这件事的认知。 我在暑假时读了《亲密关系》这本书,其中提到“我们要理性而平和的去表达情绪, 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表达”, 这个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在和爱人相处时候我学着去运用, 遇到矛盾我尽可能去客观而理性的表达我的感受、我的期待,收效就是我们今年吵架少了很多 (虽然之前也不多),我想这就是我的成长。 在育儿的问题上我时常关注相关视频和文章, 学到的一些知识我也运用到我和孩子的沟通上, 如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会去陈述他的感受, 去帮他表达出来,并且告诉他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共情于他。现在孩子四岁半了,跟我关系也很不错,我想这也是我的成长吧。
学习和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内求 —— 内求求一次,外求求一生。改变永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痛苦, 只需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 你是想被情绪和内耗裹挟一生,还是做个勇士,活出真实而喜悦的自己?外界时刻在变,只要我们持续学习和成长, 保持觉察和改变,我们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正所谓, 一直在成长, 未来才可期。
(作者系我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