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息
文章字数:1,406
               ★王维雅
 六月,一派生机盎然。往年热火朝天的季节,却胶着在忽冷忽热、叵测不定的天气里。大自然总是神奇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会迎来什么,天空总是阴晴不定,造物主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总喜欢默默站在窗前看着教学楼中间的那片盛开中的玫瑰园,看窗外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层层叠翠的校园外墙,看如伞盖般铺泻而下的龙爪槐遮住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看校园里那些青春的身影来来往往。 阵阵清风拂面,浅香盈鼻,喧喧闹闹的生气,争先恐后地在空气里跃动着,胸中郁结顿时纾解几分。
  学期已过大半,又是即将毕业季,每年匆匆忙忙地送旧迎新中都饱含着新的期待和惋惜。 人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跟过去告别,与现在拥抱,和未知的将来迎面相逢。 沉暮的心境,总因了那扑面而来的生气而重新生动起来。
  人们为什么要亲近自然,是否就为了增添这几分生气呢? 绿荫浓密,鲜花盛开,飞鸟跃枝,青春靓丽……无不充满了令人瞩目而不舍移开眼睛的生气。 这个时候,你才清晰地感觉到,你不再是困守在钢筋混凝土粘合起来的水泥格子里的孤独游魂,而是活生生的人,有呼吸,有心跳,有并未死寂的灵魂。
  每天上班,时间允许时,我总是喜欢留出充裕的时间,步行一段路去坐公交。 在路上,我喜欢看玻璃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听车里上上下下的人们八卦闲聊。 或是心平气和地谈论,或是脸红脖子粗地争吵,都无不充满了生活趣味。身居闹市而能自辟清净,你自喧喧嚷嚷来来往往,我自独守一隅品尝人生百味,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待着,看看喜欢的书、电影,或者写写画画、听听感兴趣的网络课程,便觉得惬意无比。不必顾及太多,不去想繁重的工作,不去想生活的烦恼,与自己独处,以最舒适的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无须达到什么目的也不必去追求所谓意义。 如鱼得水般自由游弋, 脑袋不再胀痛,心思逐渐清明,张开自由之翼, 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有首歌中曾唱道: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恰如其分! 一个人的孤独, 便是充分享受自我的时候。
  我喜欢跟孩子交谈, 遇事喜欢问问他的看法, 听听他的观点。 他们总有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让大人们心生敬佩。 他们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好奇, 而我也总是对他们充满好奇。 相比于成人世界的陈腐乏味和无聊, 我总是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纯真无邪的眼睛里, 揉不得一粒沙子,他让我找到久已消失的自我,看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同样也看到自己内心的污浊。我愿意、并乐意向他们靠近,以他们为镜,去洗涤自己的心灵。
  许是人到中年,需要些生气来为我灌注一些新鲜的气息。 满地的落发,日渐衰微的身体,总是颠倒混乱的记忆,无不在昭示着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岁月的绞肉机正在一点一点地绞碎我的生命,而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它的屠戮下血肉模糊却又无能为力。尽管我也努力挣扎奋力呐喊,可是仍然不得不去面对这必然的经历。
  生命本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过程,这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本能,也是成长必须的代价。 可是,没有了生气,还如何生长?如何成长? 我们需要造物主提供的这些生气来提供身体及精神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状态,以更好地将生命延续下去。每天都有朝阳升起、夕阳落下,每季都有花开叶落、风雨云雷,温暖晨曦、落日余晖,花谢花开、云卷云舒,都是人间好风景。
  世间万物,各有其时,也会各得其所。我们常常有感于造物的神奇,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微风细雨,或狂涛骇浪,每一份神奇,每一份生机,都值得用心品味。
  

(作者系我校学报编辑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