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酸枣
文章字数:2,068
  
              ★杨丽丽
 这个夏天热成一团火,从窗子看下去,平时异常热闹的小区院子, 一个人影也没有。 家里不开空调,10分钟都坐不下,瞬间就是满头大汗。坐在孩子的房子,蹭着空调,在电脑上忙碌着手头上的事情。闲下来就刷刷朋友圈,突然又刷到一条找人的信息———沙河子镇某村有老人上山摘酸枣, 失踪两天。 看到消息不由得心里又一震,这是连续两天刷到的第二条类似信息了。 只可惜,第一条信息中的老人,在找到时因为中暑已不幸去世,现祈祷第二个老人能平安归来。
  前几天在老家的一个午后, 邻村做药材生意的人来到院子跟母亲说,“有时间了上山摘枣去, 三块半一斤”。 母亲笑着说:“枣刚从花里变出来,那有仁啊。 ”也是,每天早上跟老婆在河边散步的时候, 路边的枣还是特别小的绿星星。但就从那一天起,村里闲着的人都开始上山摘枣。 酸枣也是一天一个价,等我三天后回城里的时候,已经涨到五块三一斤了。
  母亲因为腿部肌肉拉伤, 恰好我们也在家,所以不能上山摘枣。 她就每天傍晚坐在桥上乘凉,看着摘枣回来的人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从桥上经过,满脸都是遗憾。 在农村,一天能有一二百的收入,就很满足了。何况只是早晚上山的功夫就收入二三百,怎么能不羡慕呢?连村里从来不上山的小媳妇也忍不住在凉爽的午后,前往地畔上“捡”被人摘剩的酸枣,一个午后就能摘个四五斤。
  故乡的酸枣基本上每个山上都有。 酸枣喜阳, 大部分都长在阳坡上海拔相对低的地方。儿时跟大人去挖地,如果地里有棵枣树,那无论如何也要把它挖掉。因为它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如不及时挖除,就一两年功夫,哪怕枣树苗看起来不算高大,但那垂直生长的根系,能挖到让你怀疑人生。每次从地里挖出来的枣树随手扔在地畔上,久而久之,那些沾土就能活的枣树就又在各个地畔上郁郁葱葱地长起来了, 枝叶交织,横刺丛生,便在地畔上形成了密密的一层墙。如果有人不走大路,想从下面的地里爬到地畔上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陕北的大枣, 那可是一棵棵大树。当时就觉得很惊奇,因为老家的枣树长不成大树,大部分一米左右高,偶尔强壮的,也很难超过三米,树干粗细最大的也就如擀面杖,从来没见过大枣树。枣树小, 结的枣儿更小, 大拇指蛋大的都极少, 大部分花生米大小, 有圆形和椭圆形的。 春天,枣相对于樱桃、杏、桃等,是属于开花比较迟的果树。枣树开花时,叶子已经长起来了,花却比较小,在密集的酸枣林,远远望去也看不见一点金黄。 但没走到跟前,却能被花的香气吸引。
  成熟的酸枣也只有薄薄的一层果肉,吃在嘴里压根没味,所以它的成长、开花、结果,很少有人关注。 甚至大部分时间,人们在地畔边除草的时候,它跟杂草一样,一阵镰刀伺候,就横尸当场。 如果还不开眼,长在路边, 满身的刺儿不光能挂破衣服还能扎伤皮肤,那必然会被除掉。
  但是,不是所有的酸枣都没肉没味。 小时候,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是孩子获取的对象,酸枣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很多年摘枣的经验,枣儿的椭圆形椭得越厉害,果肉就越厚,果核就越小;枣儿颜色越浅,果肉越厚。 那些看起来,深青色、圆的像弹珠似的枣儿,压根就没有果肉。
  童年的暑假, 除了祸害树上的核桃外,吃得最多的就是枣儿。 从地畔上到坡上,一棵枣树一棵枣树地尝, 哪些棵枣儿肉厚核小,就记下来。中秋节一过,等满山的酸枣开始争先恐后地红了脸, 便可以开始采摘了。花脸的枣儿最好吃,酸甜、清脆。每天下午做完家庭作业, 约上小伙伴直奔目的地而去。一边摘一边吃,直到肚子吃圆、衣服袋里装得鼓囊囊的再也装不下的时候才往回走。因为裤子口袋装得太满, 枣儿本来身量就重,所以下山的时候经常要紧紧抓着松紧带做的裤腰。 一不留心,裤子承受不了枣儿的重量,就顺势掉到脚面上,便会成为大家的笑柄,所以直到回家把口袋里的枣儿都掏出来放进书包,才敢松开手。第二天到学校,枣儿就成了同学之间交流感情的小零食,总有小男生把自己摘的枣儿殷勤的献给某个小女生,若被别的同学看出来,从此以后,那个小女生就有了新的外号 ——某某人的媳妇。
  小时候很少有人收枣核, 所以大人几乎不摘枣,就是有人收,卖的钱还不够工夫钱。倒是小朋友,特别想买某个玩具或者小东西的时候,就会背着背笼上山去打枣。之所以叫打枣不叫摘枣,是因为枣儿太小,一颗一颗摘起来太慢,而且酸枣刺很密集,容易扎到手。于是把背笼口对着枣树,一阵棍棒伺候,枣儿大部分就飞进背笼里,少部分掉到地上,能捡到的就捡一下。相对摘而言这样快得多,所以其他水果都是摘,而枣儿就是打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 上山摘枣的次数越来越少, 到高三以后就再也没去过。 工作后,有几次梦见那香甜的小酸枣。于是在枣儿成熟的季节驱车回老家, 不顾母亲的阻拦, 披荆斩棘爬到记忆中最好吃的酸枣树旁,摘几颗,扔嘴里,仍然是酸甜可口熟悉的味道。心心念念给孩子摘点带回家,孩子尝了一两颗, 冒出一句 “老爸的口味真奇怪”,然后又全给我端回来。
  今天,又很想念那酸枣的味道。虽然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孩子也还是很不喜欢吃,但是我想,那可能就是故乡的味道吧。只有在那成长才能习惯的故乡的味道, 就像洋芋糊糖、酸菜杂面的味道一样,总是记在心里,忆在梦里。
               (作者系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