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
———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有感
文章字数:1,746
               ★刘麦霞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秉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 其中,最后一点就是人格要正。 可以说,人格要正是对思政课教师最全面的要求, 它融汇了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道德品质、家国情怀、渊博学识和良好气质的综合体现。
   ——坚定的政治信仰是确保思政课教师健全人格的基本前提。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思政课教师的独特使命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引导学生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家园。 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 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 才能讲得有底气。 倘若自己都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忠诚而坚定的信仰, 只是为了谋生而去做阳奉阴违、表里不一的“双面人”。 那么,站在讲台上就会显得拧巴、胆怯、没底气,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内心扭曲,甚至人格分裂。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体现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必备条件。善为师者,既美其道, 又慎其行。 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提升道德修养的时候,要多反思自身是否做到;在向学生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时, 要反省自己在道德境界方面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即“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要重师德, 做到 “身正”,在生活中要重品行,做到自律。要慎始如终,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 以高贵的人格影响和熏陶学生。
   ——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彰显思政课教师高尚人格的内在底蕴。“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 ” 思政课教师身上的家国情怀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 带领他们把远大理想与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更好地兼顾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把个人价值和人生追求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和奋斗中,成就大写的人生、 成就不凡的意义。 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拘泥于内在素质养成的 “学术精进”,也不能只停留在个体能力提升的“术业专攻”, 还不能只满足于自身履职尽责的“职业晋升”,更不能只归结于自我梦想实现的 “事业成功”。 站在三尺讲台上,思政课教师要多讲中国好故事, 少讲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要多传递正能量,少发泄负面情绪;要多阐释中国精神,少表达世俗功利。让学生在教师自然流露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受那份深厚的家国情怀,从而受到感染。
  ——渊博的知识储备是支撑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不竭动能。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 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博览群书,而且要关注时事; 不但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 而且要有辨析形势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在思政课课堂上,只有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才能真正把学生关注的问题讲清楚,为学生释疑答惑、指点迷津,始终保持让学生信服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精神气质是提升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必定有一种超凡脱俗、气宇轩昂的精神气质。 面对学生,他们目光如炬、精神抖擞,幽默风趣、谈吐大方,优雅自然、举止得体, 以其超强的人格魅力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使思政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相反,倘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自说自话,甚至整节课坐在电脑前朗读PPT,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那么,这样的思政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在学生面前也是没有任何人格魅力可言的。
  有人格,才有吸引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只有坚定政治信仰,锤炼道德品质,涵养扎实学识、培育家国情怀、开阔胸怀视野,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才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铸魂育人的好老师。
                (作者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