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文章字数:1,859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尊敬的平凹先生,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
  大家好!
  值此贾平凹先生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同仁谨表热烈祝贺,向平凹先生取得的卓越的创作成就表示敬意,也向主办此次会议的商洛学院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贾平凹先生自1970年代之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历半个世纪。 近五十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走出了国门, 在海外读者中享有盛誉。这充分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进程,也正应和着平凹先生作为作家的成长历程,而这一进程得益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且与改革开放和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一路同行。
  贾平凹先生的创作,首先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忠实记录,从他早年的中短篇小说 《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长篇小说《浮躁》等作品,到之后的《废都》《带灯》《山本》等作品,可以说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记录了改革开放、市场化进程的方方面面,见证了人的情感、伦理与价值的变迁,既忠实地反映了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也深刻地表达了对某些自然与人性代价的优思与凭吊,从这方面说,他的作品与既往的经典现实主义写作,堪称一脉相承。
  但贾平凹更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匠心的创作功力, 还表现在他对于历史、民俗与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发现与传达之中。 从他早年的“商州系列”,从“初录”到“又录”,从《太白山记》,到《怀念狼》《秦腔》《古炉》,以及《老生》《极花》等等,他一直致力于对民间文化、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耕耘,成为最早的“风俗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也是一直致力于在小说和所有艺术形式中,重建和再造民族文化记忆、在文学中实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血脉传承的作家,在这方面他可以说具有高度的自觉,显示了高远的雄心与抱负。 事实也证明,他的这些作品对于重建中国文学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贾平凹也是在艺术上表现出了不倦探索的勇气与锐气的作家。 外在的宽厚与诚笃、质朴与自然,掩藏不住他内在的敏锐与精细,奔放与自由,可以说敏于内而宽于外,拙其表而显其神。 这种气质既是八百里秦川的自然赋形, 也是中国文化腹地之博大厚藏的慷慨馈赠。 他看似恒常而不变的艺术风格, 实则敏感地回应且践行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脉动和艺术思潮的激荡变迁。 在《浮躁》中所含藏的时代风云,在《废都》中所寓言的精神巨变,在《秦腔》《古炉》中所透示的民族文化的悲歌与绵延,在《极花》和《山本》 中所传达的苦难与历史的沧桑与深远, 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精神与艺术脉动的生动传递与形象诠释。
  最重要的一点,贾平凹用他的小说构建了一种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 “中国故事”。 在当代作家中,他是最早获得本土叙事自觉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来自中国古典传统的那些重要元素。从1990年代之初的《废都》即复活了中国传统的“奇书叙事”,将古典小说中的“世情笔法”融入了当代文学之中;他的《秦腔》《古炉》《山本》等小说,还大量地吸收传承了中国小说中的另一脉,也就是更为繁杂和古老的“笔记传统”,那种自然的、山野的、稗史的、猎奇的、神怪的、魔幻的因素,以自由和散漫的形式,穿插或氤氲于故事与人物中间, 使得这些作品充满了野性与古意,散发着无边的恬淡与自然气息。 可以说,贾平凹是同时吸收着“奇书传统”与“笔记传统”两大文脉的作家,是讲述着地道的“中国故事”的中国作家。
  五十年的耕耘、 半个世纪的探索,贾平凹如今的文学成就已然硕果累累,但他的价值却还在显现的过程之中,还在为我们逐步的认识之中,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还在生发的过程之中。 他所精心创造的那些人物形象,所参与构造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所推波助澜的艺术探索,对中国文学的未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少有中国当代作家,像平凹先生这样具有如此巨大的体量,这个体量不止是由作品的数量构成,更是由其丰富的思想艺术含量,其所延伸和弥漫出的可能的意义所构成。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贾平凹还在前进的道路上,虽年届七旬,但他的创作生命还正值盛年,还有更重要的作品在等待着他, 我们深信这一点。 因为他是有着坚定的文学信念的作家,是只开风气而绝不跟风的作家,是心里装着众生、背靠中华文化的作家,是“山之所本”和自带精神之“灯”的作家,是由“古炉” 和 “秦腔” 所标识和传唱的作家……因而,他也是不断生长和被重新打开的作家,是在不断被讨论和认识、被真正的读者所认同的、同时属于中国和世界的作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