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月 如 歌
文章字数:1,127
喜闻学院校报创刊100期,作为校报的一个忠实读者,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和鼓舞。校报从02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整整7个年头,如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由蹒跚行走到大步奔跑的成长过程,有耕耘、有收获,有泪水、有喜悦,有多少个新闻和无数个精彩故事家喻户晓。您是宣传队,您是播种机,您肩负着着宣传和教育的重任,传播着知识、文化和我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无论前进的道路有多么曲折、艰辛,深信您都将会沿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翻开校报02年第五期上刊登过我的一篇文章《一双旧雨靴》,再次慢慢地细读,思绪连连,内心依然有着无限的感慨和激动……当初在写这篇文章时,也是我们学院校报刚刚创刊不久,心想从今往后,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报纸,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到学院的各项活动和大事记以及校内外的新闻故事……那写点什么好呢?当时正好自己告别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民房,搬到购买学院统一分配到的新住宅楼内,那几天高兴地忙着搬家,就在收拾杂物时,翻到了那双跟随我几十年,见证商洛学院发展的那双旧雨靴,此时手捧雨靴感慨万千,想当初,创业建校有多难!可想而知,在还不发达而且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前的商洛地区建一所大学有多难呀!走过慢慢岁月路,昔日的校园和今日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再加上当时正处于升本的前期,学院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加大加快了建设步伐,使人们感觉到好像冬季就要过去,春天已向我们走来,无论个人心情,还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此时就产生了写作的激情和灵感。 建校也有三十多年了,今日的感慨和感触更加深厚。因我与学院相伴已走过了三十年的人生岁月,父母给了我生命,学院给了我生存的保障,作为母亲的孩子、学院的一员,没有理由不为学院所思所想,没有理由不为学院分忧解难。人常说:“儿不嫌母丑,女不嫌家贫”,我们学院的发展现还正处在青年时期,和一些名牌院校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学院人有着自主创新、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我深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商洛学院将会是一幅更加美丽的画卷。 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变化,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升本后今日的商洛学院,面积由原来的50多亩扩展到近500亩,每年招生数由原来的200多人扩招到2000多人,教职工由原来不足100人到现在的500多人;食堂由原来的牛毛毡简易棚,改变为设施齐全、宽敞明亮、洗消自动化的现代化餐厅;图书馆由原来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老馆到现在新落成的面积为15000平方米、图书馆藏量居商洛市第一,设施、功能齐全、管理现代化的新馆;学院的教学、科研已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我们对学院未来充瞒着信心,让我们用百倍的激情努力工作,让我们用百倍的力量把学院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