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报百期,我“百感交集”
--纪念院报百期诞辰
文章字数:1,244
院报要出100期了,我像个亢奋的小孩一样,心里很是激动。作为院报的一份子,我肯定要做点什么啊!于是,用我最喜欢的写作方式来纪念这一时刻:蹲在一个高椅子上,呷着商南茶。啊!一个伟大的题目诞生了:院报一百期,我“百感交集”。 记得入学第一件事就是,报名参加我们院报的记者团。自幼爱好写作的我,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将申请表递交到了院报编辑部。那天,我特意带了一篇自以为很“朦胧派”的散文,心机非常重地附带了一张最清纯的证件照,冲刺到了二楼宣传部编辑室。编辑部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送给了我样刊让我学习和参考。那时候,我一有闲暇时间,就开始拼命地写稿子,想把高考时没时间写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并怂恿班里的同学跟我一起投递稿子。大家都认为“团递”的中稿机率较大,于是我们班的文学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浓,07英语本科班也变得很有中国文化气息了。大家有看鲁迅的,有看川端康成的,还有看金庸的……但最受欢迎的作家应该是贾平凹叔叔的了,因为同是“老陕”的缘故吧,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奇才加怪才的文章。所以大家见面的口头禅也很顺应时代地变成了:“叫我‘高兴’喔,不要叫我‘哈娃’!” 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军训过后,我的一篇体验军训的文章被院报四版刊登了。那个激动啊,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叫做:“燃烧吧,小宇宙。”引用我同学老孙的话说就是“这才开学,小丫头就红了”。大家是真的很开心,到处拿着报纸在宿舍楼炫耀。当晚我的手机短信就爆满了,理由都是要我请客吃饭而不是请我吃饭。最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舍长,把印有我文章的那期报纸糊在了上铺的床板下面,每晚读着我的文章入眠…… 最紧张的一件事情就是采访我们学校的“阳光之子”刘昭了,不过那篇颇有成就感的文章还被推荐在学院院报的网络版的首页上了呢!没事干的时候我就会自恋好几遍,顺便偷偷地增加增加人气。妈妈总是惊呼:“天啊,你写的文章点击率怎么那么高?” 那次采访刘昭,我还挺紧张的,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去采访学姐,羞涩度可想而知。由于我特别喜欢看谈话节目,无论是台湾的《康熙来了》,还是央视的《咏乐汇》,我都极力学习主持人睿智的提问和引导方法,所以那次采访中这些小技巧就无形地融会在我们愉快的谈话中。那天我们两个人从下午两点谈到了夕阳西下,从宿舍转移到了学校美丽的草坪上,从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学习中的好伙伴。在她的帮助下,我的英语进步得很快,并且代表我院在2008年的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中取得了陕西赛区三等奖的好成绩。 回想在院报学习的日子,真是百感交集:有记者考试中笔试和面试时的那份紧张,也有入选后的那份冲劲;有投稿等待中的焦虑,也有发表文章后的喜悦;有繁忙学习中宁静的人生思考,也有奋斗中勇往直前的拼搏。记得小时候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我要用我的笔头养活这一家人。”这倒不是说当作家就会很有钱,而是自己从骨子里酷爱文学和写作。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鼓励就是听到别人说“你的文字很舒服,很纯净”。我很感谢院报,因为她见证了我的成长。在你100期来临之际,我衷心地对您说一句:谢谢您!我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