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今天你行动了吗?
任鹏飞 祁易男
文章字数:2,799
前 言 洁白无瑕,万里无云的天空,谁不想天天看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景观,谁不想时时刻刻融入其中;“水中倒映着美丽的白塔,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种景象谁不想感受;绿色的草坪,翠绿的青竹,盘旋的白鸽,弯弯曲曲的林荫小径,干净整洁的食堂和寝室……这样的校园,谁不想多滞留一会儿,可是…… 大白天里灯火通明的教室,水龙头下永不停息的涓涓细流,食堂门外随处飘扬的塑料袋,办公室复印机旁洁白干净的“废纸”……这些不协调的景观都在我们的校园里仍然时时可见。它是那么的刺眼,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二○○七年九月十四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全面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开展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并把“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作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 那么,在高校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何必要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节能减排,有必要吗 在调查中,我们随即采访了一些同学,向他们询问了对“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看法。有60%的同学对教育部提出“节能减排”表示支持和鼓励;20%的同学认为校园“节能减排”没那个必要;15%的同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还有5%的同学认为“节能减排”是学校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于节能与环保都有积极明确的认识,然而仍有少数同学缺乏节能意识,甚至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校园节能减排,真的不重要吗?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的缺水大国,人均水资源不到平均数的四分之一,六百多个城市里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据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信息显示,我国日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今年8月1日,全国日发电量为102.76亿千瓦时,创我国电力工业125年来最高纪录,统调最高负载突破4亿千瓦。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日用电量的可怕与惊人。 我院共有师生员工近6000人,规模在全国高等院校之中并不算大。然而,记者从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了解到,我院2006年仅水电费用支出就达235万多元,比上年上涨35万,节约潜力巨大。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每一名学生每年节约1度电,那么全国就能节约2.6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校园节能减排,意义非常重大。节能减排,我们做到了哪些 在采访中,一位同学对记者表示:“其实,我院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很好,我觉得很合理。” 事实的确如此。据记者调查,我院从1995年就制定了 《水电管理条例》,近期又出台了新的 《水电管理制度》。新制度遵循“安全、计划、节约、方便”的原则,在节约用水、用电方面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学院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等各个部门对日常办公用品的数量和种类领取周期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超额超时领取。对残余办公用品,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在用水方面,采取集中供水的方式,每天分三次集中供应热水,分别在早晨、午饭时间、晚饭时间和晚自习后直到十一点熄灯前,为宿舍集体供应自来水。用电方面,早晨八点前、下午五点后直到晚十一点分两次为宿舍供电。教学楼则全天有水有电,确保学生上课和自习。教学楼和宿舍楼内各个角落都贴有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标语,提醒同学们要时刻注意节约能源。学院食堂禁用一次性卫生筷和塑料袋,选用可回收消毒的不锈钢餐具。各学生社团也经常开展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演讲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然而,在记者的走访中,我们发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触目惊心。 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教室里空无一人,12盏灯却都睁着眼睛。某系一实验室的电灯一亮竟然就是几个月,至今仍无人问津。某些水房里坏了的水龙头长时间无人修理,白花花的自来水就那样没日没夜的流着。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同学在洗衣服的时候,经常五六个盆一排,多管齐下任它流,丝毫也不吝惜。 部分办公室的电脑上班时开着,下班后依然在运行。或者挂QQ,或者下载软件、电影。电力专家表示,电脑显示屏和主机每3小时就耗电1千瓦时。电脑长时间挂机,既浪费能源,又存在着电源过热引发火灾的隐患。 学院食堂禁止使用塑料袋,可是校外的小摊小贩却依然在大量使用这些白色污染物。有些同学用完塑料袋后随处丢弃在教室角落里、校园草坪中。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泛起点点白色,既大煞风景,又埋下了污染的种子。 每年六、七月份,毕业生离校时,废品收购者在学校的生意就异常火爆。大捆大捆、全新或半新的课本被毕业生们当成废品毫不犹豫地处理掉。看着用书堆成小山似的三轮车驶出学校,走进废品收购站,不知人们作何感想。 校园节能减排,我们能够做到的还有很多。节能减排,行动是关键 作为高校,我院的排放指标很低,各种废弃物、污水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理。而在节能方面,则仍需广大师生的努力。 谈到节能减排这个话题,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有位同学对记者说:“我院目前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区的用水、用电仍然存在浪费,消耗太大。而生活区水电供应稍嫌不足,影响同学们的日常生活。” 一位同学建议说:“我院时常停水,就是因为水资源缺乏。学校坡地比较多,每年降雨量也比较大,如果能建立完善的蓄水系统,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流失。” 还有的同学建议:“我们应当给楼梯和厕所换装声控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记者认为,不论是安装蓄水系统,还是换装声控开关,这些硬件上的问题,迟早会随着我院的发展,教学生活设备的更新得以解决。更紧要的问题,则来自我们自身。 中文系一位女生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树立起节能减排的意识。但要把这种意识付诸实际行动才是关键。我们不能只有意识,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另一位同学说:“作为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和宣传节能减排的思想;作为学生,则必须从我做起,勤俭节约。每个教室里都贴有‘请不要让灯一直睁着眼睛’的标语,可是教室没人而灯全亮的事却时常发生。要是我们平时就能树立起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的确,虽然我院在用电用水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现象在我院仍然屡有发生。仅靠学校的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是远远不够的。全院师生都应该为此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节约、环保是和谐校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需要你、我、他的加入。从自我做起,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秉持勤俭节约理念,建设节约环保型校园是我们每一位师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选择“节能减排”,不仅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一种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校园节能减排,我们的路还很长。 原载于《商洛学院》2007年10月15日第75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