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山上沐春雨
◆鱼在洋
文章字数:1,076
鱼在洋,1983年7月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1983年7月至1987年3月在商洛市商州区城关中学任教;1987年3月至1987年底,在商洛群艺馆任文学干部。1989年底迄今,在商洛日报社任副刊编辑。著有《那片树林》;《鱼在洋作品精选·雪夜奇遇》;《我们的榜样》丛书7本;长篇《少年李自成》等。小说《撵走的和撵不走的》获儿童文学1983年优秀作品奖;小说《石磨歌》获“小天使”铜像奖全国征文最佳作品奖;小说集《那片树林》获1989年陕西作协、文联举办的首届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 春天都快走了,出门转转的念头还只是挂在嘴上。周末老是喝酒打牌,费钱更费身体。那天,几个朋友一商量,出城玩玩。七八个人两辆车,浩浩荡荡就向东进发。早就听说陈汉生在凤冠山上搞了不少神像,我们决定去看看。 到了山下的时候,春雨就星星点点下了,给我们的登山添了几分情调。台阶向山上沿伸,两边的栏杆也弄成树干的样子,还像个景点的模样。大伙兴致勃勃,好像也成了雨中登泰山的名人。据说有十二个洞,好看得很。到了第一个洞,看了几个神像,没安电灯,天又阴着,有点模糊。后头的财神、文曲星、送子观音等洞也陆续看了,可读性越来越差。雨也越下越大了,头发湿了,几个眼镜先生的镜片上也模糊得成了朦胧诗。路反倒更陡了,像华山的路,人得手抓护栏,如虫样向上蠕动。山顶还在远方,向山下看,丹江穿城而过的县城楼房林立,像个城市的模样,比想像的大些。火车在山脚下轰轰隆隆开过,拉的都是货物,像长虫一样游过。 雨在脚下积着,踩上有水珠跳起。气喘吁吁站在快到山顶的平台上,向上看,山顶还在高处,路在雨里挂着;脚下的县城也藏在雨雾蒙蒙里,又有火车开过,只能听到她的哐当声。七八个人意见不一样了,有人说算了,雨太大,下山吧。更有人反驳道,快成功了,不能像林彪一样老担心红旗能扛多久。还有人引用名人的话说,美景常在险远,只差一步之遥当逃兵太可惜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可过于民主就成了泰国,动不动就乱了。再加上没领导拍板,越讨论雨越大了。倒是有个一直没说话的朋友先往上走了,大家陆续跟上往上爬。看来老邓说的不争论先干起来再说是真理。 生活总是这样,在你绝望得快要放弃时,希望便出现了。当然前提是你得不放弃。果然没过多久,我们就站在了凤冠山顶。孔子当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如今我等小文人站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顶,也有了伟人情怀,心情大好。忍不住有了想吟诗的冲动,可惜太没才了,就连古人的名诗名句也记不起了。 春雨依然富有诗意地洋洋洒洒着,火车依然在山脚下不知疲倦地奔跑着,沐浴在凤冠山顶的春雨里,心里涌起几多感慨,涌到嘴边却只是一句,好雨呀,你让凤冠山有了诗意,也让我们美游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