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区一建筑工地发现31座古墓葬
文章字数:627

《商洛日报》10月20日消息 10月18日,市文物考古队在市区一建筑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汉墓一座,出土精美文物近30件,其中青铜器20多件,仅铜镜就达10多面,这在商洛以往发掘的单式墓中极为罕见。 该工地位于市区通江路东侧原物资局仓储库院内,系通江国际商洛电子数码城一号楼工地,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经西安邃古钻探工程公司探明存有墓葬31座。市文物考古队16日进入抢救发掘后,已发掘出清代墓葬3座,出土少量文物。18日发现汉墓一座,该墓葬为竖穴土坑单人墓,墓向坐北朝南,棺木已完全朽化。经考古发掘后,出土了近30件精美文物,有铜钫、铜灶、铜甑、铜釜、铜镜、铜博山炉等多种铜器,另外还有铁釜、铁斧、书刀、石研等铁器、石器和少量五铢钱。 据考古专业人员介绍,汉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此时的铜镜多为圆形,有半圆形钮或钮座,镜背面多有铭文,制作精巧,质地晶莹。这次出土的10多面铜镜,形制丰富多彩,有章草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铭文镜,镜体正、背面虽通身长满孔雀绿锈,但花纹明丽、形态美观,保存比较完整。既有十多公分的大镜,也有五六公分的小镜,以小镜居多。在商洛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一般来说,10个普通砖室墓中才能发掘出一面铜镜,出土的博山炉也多是釉陶的,而这座单人墓中一次出土这么多的铜镜;铜制博山炉形制敦厚,古朴典雅;铁斧长6公分,宽5公分,上厚下薄,木质把已化灰烬,尚留痕迹。具有相当高的考古价值。从埋葬器物和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生前不仅有一定社会地位,而且有丰厚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