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当如他!
——观《建国大业》有感
文章字数:1,326

●胡倩倩 由著名导演韩三平执导的《建国大业》,作为祖国60周年的大型史诗献礼片可谓是令整个影视界为之一振。它讲述了从1945年日本投降国共谈判,到内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年间所发生的故事,而170多位明星演员加入,使这一部影片打破以往的固有模式,有了新的味道。 短短的133分钟,对于勾勒出久远而深厚的历史来说是仓促的,不足于一一讲述所有的事件,很多只是浮光掠影的表意阐述,而那些众多的明星面孔,也只能是让我们走马观花似的一瞧。但这并不影响所塑造的人物在心里留下深深印迹。比如陈坤饰演的蒋经国,体现出了其果断勇猛的一面;甄子丹饰演的田汉,充分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气质;许晴饰演的宋庆龄,即道出了女子应有的纤柔,又表现出了一代国母的刚强。而最令我难忘的是,周恩来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会怒、会哭、会醉有激情的立体型人物。 周恩来的美貌,自是不用说的,单从“四大美男”其一这个称号便可看出。在影片刚开始不久时,有一个重庆国民党镇压学生的场景,周恩来情求他的好朋友冯玉祥帮忙替学生解围。这时镜头切换到周恩来,他的第一个亮相便惊艳全场:挺拔的姿态,俊朗的面容,深邃的眼神,一身黑色的皮风衣,由内而外透漏出浩然正气。特型演员刘劲将周总理的“美”演绎的很到位。在之前的许多影视作品中,更看重的是表现总理的“伟大”,而模糊了他的“俊美”。在《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中,刘劲把周恩来的谦谦君子形象、帅美风度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领袖风采,绝不仅仅是“俊美”,而是睿智、胸襟、灵魂。这样一个才、美兼备的男子,我们没有理由不被其折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当得知淮海战役我军大获全胜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相聚一起,举杯共饮。我们看到周恩来喝醉后的姿态,看到他醉后的笑容,还有醉后的泪水,头发乱了,衣襟开了。试想,我们何时在影视作品中能看到伟人如此“狼狈”一面?这样的总理太少见了!当他们共同唱起《国际歌》时,跑调的音却令人落泪,透过他们的眼眸,我看到的是信仰的力量,建国这条路上的艰辛,长征路上的泥泞坎坷,八年抗战的征程……这首《国际歌》不知多少人共同唱过,那些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历历在目,而此刻身边,却已然物是人非,有的长眠于地,有的渐行渐远……所有的一切都在这跑调的歌中百感交集。 冯玉祥应中共之邀,从苏联返国,毛人凤从中作梗并将其杀害。由于中共保护不力,反累冯玉祥途中遇难。当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时,怒发冲冠!将文件稿纸摔向地面,严厉批评相关人员。对我们来说太突然,那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太根深蒂固了以至于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声色俱厉的周恩来。可是我们忘了教科书上说他会摔文件,会点名罚站,不允许工作有任何的纰漏。但是,当同样听到这个消息的毛泽东,正气愤时,在窗外听到周恩来发怒后情绪反而渐趋缓和,周恩来的严厉不便毛主席发火,若是毛主席发火怕就不是写检讨这么简单,我不得不对这个充满智慧的周总理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一个既严厉又爱护部下的形象令我们震撼。 铁马兵戈,战场厮杀并不难,要的是一腔热血;而心怀理想,身兼大任才是难,打的是心里攻防之战,要的是计谋智慧。虽然影片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立体丰富的形象,谦谦君子,天下当以他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