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感慨·心声
文章字数:1,310
我和商洛学院校报编辑部的情缘已有6个年头了。2004年,商洛师专发出创建商洛学院大家谈的征文启事后,我感慨良多,总觉得商洛这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应该有一所本科级的综合性大学,这对商洛市经济文化科技的促进和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在商洛工作多年的地质一兵,吃的是商洛饭,喝的是商洛水,受的是商洛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和商洛是有感情的。于是便决然参与征文,写了一篇拙文,抒发我对创建商洛学院的情怀。文章写成后,我直接去商洛师专的编辑部,接待我的是编辑部的责编耶磊同志。他非常热情诚恳,以礼相待,认真的审阅了我的拙文,耐心修改并提出宝贵意见。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好感。打那以后,我便隔三差五的给贵编辑部去递拙稿。编辑部的同志总是那么热情文明,好言相向,倒茶递烟,一杯香茶直暖我心,真有宾至如家的感觉。无论是耶磊,还是英卓和梦池以及麦霞女士等,他们个个文明礼貌,彬彬有礼,让座交谈。走时亲自送出门外,并欢迎再来,使我心里十分温暖。对我的来稿,他们均表示欢迎,特别是赵英卓编辑经常给提出要求,指点稿中之不足,促我提高稿件质量。由于人事变动,王霄飞新任责编,他更是热情有加,以茶相待,坐下来交谈。当他谈到他也是西北大学新近毕业的学生时,使我这个50年代初西大毕业的人,更感亲切,成为隔代同学。他年轻有为,作风雷厉风行。使我深受感动的是,有一次我拿了几块观赏石和他商量是否可以报道,他很果断,当即就去拍照,使石头变成了彩色照片,并很快见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编辑部的如此事例很是不少的,不一而足。 《商洛学院》虽是一张四开小报,但却耐人寻味,报纸内容相当丰富,主题明显,重点突出;报纸形式美观,文图并茂,标题新颖,生动活泼,不失为一张质量上乘的校报。在人手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相当不错,实在难能可贵。报纸不仅编技、编艺水平十分到位,令我特别感动和看好的,还是他们的编德、编风和文明礼貌。报纸虽然是宣传的工具,但更重的是育人园地。他们身体力行,作出了榜样,不愧是新时代的办报人。他们不仅把报纸办出了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且在办报中树立了新风、新貌,这是十分重要之处,也是报纸越办越好的前提,因为德为一切之首。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份报纸的原因。报纸我不仅爱看,而且特别喜欢办报人的这种情操。因此我虽然和他们年龄相差有数,但在和他们接触之中不觉得自己老了,而且获益匪浅,和他们甚至成了忘年之交。 校报是学校宣传的一个窗口,从报纸和办报人那里也透视和折射着学校的校风。校风好,教风、学风等才能好。的确,从我和贵校的一些领导接触中,也深感他们对人和蔼可亲,文明礼貌,十分客气。学院校报编辑部的办报人和学校领导这种作风是心心相印和一脉相承的。贵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挂帅,推进各项工作,树立良好的校风,在学院校报编辑部办报人身上,体现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贵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谐的象征。 言为心声,文为心愿。使我有感而发,谨以此文墨表情怀,这也是我对贵校校报编辑部的印象、感慨和情缘。最后祝愿学院校报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继往开来,把校报越办越好,再上新台阶,提升知名度。(作者系陕西地矿局综合大队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