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康
文章字数:3,716

★党建斌新春俪语★郭敏厚春天赞歌★司马红妹迎 春 花★徐小凤 又一场风雪 弥漫起大片大片的冷 划破凛冽的诗行 你摇着淡黄淡黄的花枝 在风里低吟 从冬的深处走来 我的脚印在雪里前行 不想你比我还早 连一件绿衫也没穿 伫立在季节的边缘 命里注定 你是预言中的信物么 从冬眠的梦中醒来 自然有种渴望 黄灿灿在枝头绽放 走在花的前面 欲唤回多彩的春天 凝望你临风而立的身姿 我半是感念 半是警意 于是追着你的脚印 我开始了春的行旅 看!绿枝的嫩芽向人们昭示着希望的诱感;听!耳边传来了款款春归的雁声;唱!把柳笛含在嘴里,鸣奏那重返春日的欢欣;来!斟一杯美酒,饮却那心中久冷的寒愁。春日为人们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春日为人人吐露清新的芬芳,春日为人们展示饱蕴的新绿,春日赐予了人们阳光与希望! 春天的风是温柔的,它满怀深情地吹拂着大地,轻轻吟唱着所罗门的雅歌:“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春风用它那“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的神奇旋律,拂去人们眉头的淡淡哀愁,扫却人们心头的颓废阑珊!春风撩拨着人们瑟瑟心琴,带领人们飘进绿野春光,去品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境。 春天的雨是绵延的,淅淅沥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养着病树枯枝的残叶,抚慰着飘零欲逝的生命,使万物复活生机,使百花竞相开放!春雨沐浴着粉面含泪的梨花,洗涤她那哀婉的愁绪,抛弃那冷月断魂的孤寂,毅然迎着春风舍娇开放,散发芬芳!春天用晶莹透明的雨水洗刷了海棠的惆怅,使海棠在香雾迷漫中露出了娇容,嫣然一笑,占断春光!春雨拥抱着桃花,使她忘却忧思,丹葩擎露,千娇百媚依旧笑春风!雨烟笼着“影落空街初月冷”的玉兰,使她莹洁清丽,忘情轻解白霓裳。好雨尽千装! 春天的阳光是和煦的,温暖着大地,使万物消忧解愁,百鸟歌唱,春意融融!有着“绣颈斓斑锦翼齐”的斑鸠不再叹息,总在春光里、春林间、春芽头鸣唱着春的音符。百灵鸟也忘记了郁愁,沉醉春光,“入春解作千般语”,啼唱春情于人间。燕子也不再啁啾夜悲,它们在阳光下“燕燕欲飞,上下其音”,唱着春天交响曲,飞入寻常百姓家!黄莺也不用“自织春风金缕衣”,阳光下、春风里,高唱春的凯歌,便可“穿红度翠往来飞”! 春天用它那满怀的深情,使春山茂、春日明,春草萋萋春水绿!春天用它那满怀的深情,使人们春心荡漾,春情满怀,春风得意,春色永驻! 宁有志老师是儿童文学作家,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一生最高的政治待遇是1987年当选过第七届省党代会代表,参加过省党代会,这是文学创作给他带来的最高回报和荣誉。他生前是商州区文联副主席,这是在1998年6月的区文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被推选的。1996年退休前,他是商州文创室主任;在这之前,他是文创室的创作员。l972年,他36岁时,由乡下调进城里,改行进行专业创作。这之前,他一直是乡村小学教师。当然,也是因他在从事小学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出名之后,由当时的县文化局调动进城的。 我认识宁有志老师有20多年了,他是一个内心孤傲,而外表谦和的人。孤傲使他能写东西,谦和却是因为他要参与社会生活而自我保护的一个策略,这是我个人多年来对宁有志老师的一个深刻印象。接触他以后,曾借过他一本 《王老九诗选》:我读了之后,对天才的农民诗人王老九的诗很喜欢,这应该感激宁有志老师。 我每到宁有志老师家中时,他常会拿出几大摞发表作品的剪报本,这些作品有寓言、儿童诗、儿歌、民谣民歌、散文、小言论和小小说。他的作品不仅量大,而且发表的报刊也自市县级、省级到国家级,这里有公开刊物,也有内部刊物,林林总总。每次见到他这些剪报本,就激发了我写作的决心。我自1987年开始发表第一首诗后,至今也发表了300余首(篇)诗、散文、通讯、新闻等作品。每当我看到自己的一大摞作品剪报时,就体会到了宁有志老师面对剪报本的心情。 近十年来,我和宁有志老师经常一同参加区政协文史资料征稿审稿会,一同参加”5·23”座谈会,一同参与筹办过“商山诗社”,也经常和他见面。但要说我和他之间有多少深交,也谈不上。 宁有志老师属于老一代文人,一生生活平顺,在多灾多难的岁月里,没有迫害过人,也没有受到过迫害。我个人认为,他的有些寓言可以传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有寓言 《小青蛙与小蝌蚪》,2000年被选入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幼儿阅读思维训·幼儿寓言故事》(并被列为该书首篇);同年他的另一篇寓言《积水与溪流》又入选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儿童文学精品库·寓言卷》,这两篇寓言是他的代表作。商洛学院中文系的邰科祥教授组织几位教授编著出版的《当代商洛作家群论》一书,对贾平凹、京夫、孙见喜、方英文、陈彦、鱼在洋、屈超耘、慧玮这八位商洛代表作家进行了专门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刘少鸿、陈毓、陈敏、何丹萌、芦芙荭等商洛作家,对宁有志老师这两篇寓言作品予以充分肯定,但评论的篇幅只有不到半页。2005年lO月这本书公开出版后,宁有志老师翻着这本书说:“商洛的优秀作家还多着哩,不止这几个。”我当着他的面劝他说,论新诗写作,慧玮在全国有名,论儿童文学创作,鱼在洋在全国有名。宁有志老师听了,没说什么,但他弟宁有贤却很不愉快,对那些教授没有研究他哥宁有志很有意见。我猜想,那些教授们,大概也是在权衡各方以后,没有专论宁有志老师吧。 咱们中国人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但我却是个最反感这种传统的人。宁有志老师虽居闹市,但根在乡村,一生创作缺乏创新。在80年代初朦胧诗崛起,人们的文学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之后,他的创作也没啥突破。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深刻变化是以人道主义思想的高扬、个人主体性的凸显、日常生活的回归为显著标志的,而这些对宁有志老师的文学创作触动显然都不大或者谈不上触动。记得有一次,我当面对他说,你的诗和我们这一代的诗是两回事,就像苹果和石头,苹果是苹果,石头是石头,是两样东西。 咱们中国人每每遇事好面子,重利害,在讲面子讲利害时,往往不论是非。我以为在讲面子讲利害时还应当讲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我写的这篇小东西有人看后可能会说,你郭涛文学成绩并不大,名气也比宁有志老师小多了,你有啥资格对宁有志老师“说长道短”?我说,我写的宁有志老师,当然只是我接触、我理解的宁有志老师,与别人心目中的宁有志老师肯定是不大一样的。但无论大家各人怎么写、怎么理解宁有志老师,真实的宁有志老师只有一个,这是肯定的。 宁有志老师于2009年l2月27日病故,我和友人在次日驱车赶到杨树林他的老家,向遗体告别。也就在这一天里,鱼在洋先生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给孩子带来欢乐的老作家走了》的悼念文章,我看到后在后面跟了个帖,内容是:“文学不死。宁老师的寓言永生,足可传世!”(作者系金陵寺镇政府公务员) 商洛的天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蓝天白云,清澈透明。潮湿的气息终于被灿烂的阳光驱散干净,惊蛰过后,东风徐来,吹开了满山遍野的迎春花。 我仿佛听见一种声音,一种蓬勃的声音,从远处流淌而来。这声音就像冰棱在暖阳中碎裂,然后汇成奔腾的河流,流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楼前屋后,墙角瓦缝都听得到,那是春天到来的声音。我站在三月的门槛上,细听燕子绕梁的呢喃声,细数柳芽儿在树梢吐露对春的思念。哦!细细的,慢慢的,轻轻的。听呀!春天的声音又在校园的绿叶丛中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色彩。 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一场盛装舞会的前奏。在天空,是花团锦簇的云彩;在河流,是粼粼涌起的浪花;在大地,是破茧而出的嫩芽;在校园,是欢声笑语的涌动,就连空气闻上去,都混合着甜甜的馨香。 天气一天暖过一天,日子一寸漫过一寸。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芽萌动……东风吹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带着呼唤,带着美丽的蛊惑。 足球场上奔驰着矫健的身影,篮球场上演着精彩的扣篮。生命的活力在历经寒冬的酝酿后终于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魅力。“花香花语唤春梦”的春天,美丽的季节,折几枝梨花、樱花插于窗前,溢满诗情画意。女孩子们换上了靓丽的春装,迷人的眼神向窗外眺望,寄予着新一年的愿望。这,就是春的魔力,让潜伏一冬的生命再次焕发生命的光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每年都会回来,而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步入大学之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常常眺望远方,觉得理想、梦想与美好一定在山的那边,天的尽头。垫起脚,想要看的远一点,再远一点,那样才能使心之所想游刃河流山川。 如今,踩着厚实而湿润的泥土,看着脚下蚂蚁队列整齐出行,忽然觉得自己就像其中的一小只,忙忙碌碌为生活所奔波,而我们像蚂蚁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那么远方也就会触手可及。 路,就在脚下;目标,却在前方。 虽然我们羽翼还未丰满,“扶摇而上九万里”也还只是理想,但我们会珍惜春天里的每一寸时光,用每一寸时光所得,在我们的春天里“轻舞飞扬”。 (作者系09级中文系学生) 国逾六秩 火树银花 辉煌大庆留长忆 天复一元 好年胜景 锦绣小康展新图 (作者系商洛学院中文系教授)报 春东风一缕柳生烟,细雨斜织落墓田;春催谁家堂前燕,盈舞新枝报平安。春 望春暧乍觉天还寒,阡陌又逢下锄忙。轻风破土禾苗新,喜望开年粮仓满。春 韵春风轻拂满天云,烟雨斜织草芽新。阳光一缕开笑靥,桃花几朵抿红唇。(作者系商洛学院规划基建处规划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