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遨游 在挑战中成长
——记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杜永光
文章字数:1,786
◆张维祯李玮莹张王青 “听说了吗?杜永光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了,真厉害!”商洛学院的师生都为第一届本科生的杜永光获得如此好的成绩,感到欣喜和自豪。消息不胫而走,杜永光很快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他是如何学数学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杜永光同学。 数学尖子曾险些“落榜” 2006年的夏天对杜永光来说是个难忘的季节,怀着激动的心情等来的却是距二本线两分之差的遗憾,他“落榜”了。家里已没有能力供他复习一年,上一所专科学校自己又不甘心。就在这个时侯,杜永光收到了一个意外惊喜——他被我院降分录取到了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从此,他振作起来,开始了在商洛学院的学习征程。 大学四年,他学习更加刻苦,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周围许多同学因为上了本科对自己有所放松,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从做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节课做起,带着高三时的那种学习激情,认真充实地读了四年“高三”,甚至更努力。 在杜永光执着追求梦想的背后还有着来自家庭的鼓励与支持。“是男人你就站起来!你先看看你们家,看看你自己……”舅舅的这句话在杜永光想放弃考研梦想时给了他动力。“哥,好好努力,你就是咱家希望……”在北京打工的妹妹时不时打电话支持他。杜永光说:“大学要是不好好学,我会觉得很愧疚的……”话没说完,刚强的男儿,眼睛湿润了。他深知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所以从不和别人比吃穿,大学四年的生活费都是靠他自己的奖学金和做家教来维持。“正是这样节俭朴素的生活,让我更珍惜学习的机会,成绩比在高中时还好。”他自豪地说。 特殊的感情 执着的追求 杜永光对数学有种特殊的感情。每次听到“数学”两个字,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小学老师的一句“想做蜗牛你就学数学”,从此让他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解释说,蜗牛虽然走得慢,但却能脚踏实地,乐在其中。“因为学数学要下苦功,要像黄牛一样、像农民一样辛勤耕耘。在常人眼里,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但完全可以把它变活,它让我得到内心的满足,这感觉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数学的世界里,杜永光不仅扩宽了自己的视野,更多了一种豁达与自信。谈到数学家们,他总是滔滔不绝,“我关心他们的研究成果,看他们的传记,感觉自己就身在名人堆里……哪怕和清华北大等名校学子同台竞技,我也从容不迫,信心十足。” 学而不思则罔!大学四年,他在专业领域提出了23个疑难问题,除了经常请教老师同学外,还把一部分问题放在中国数学网上,与数学爱好者共同探讨解决,甚至在为决赛做最后冲刺的时候,他仍不忘向两位前来作报告的中科院院士请教“未解问题”。 “我要考研!”这是他在新生见面会上就喊出的心里话。虽然遭到了质疑,但他的脚步却坚定不移。他说:“我不愿意安乐地走下去,我喜欢竞争,不断去挑战自己未知的数学领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得更高、更远。”参加研究生复试时,杜永光还没开始自我介绍,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张文鹏就向其他评委介绍说:“这位就是商洛学院的杜永光,他获得了首届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赛区的一等奖。”他顺利地成为了张文鹏老师的研究生。 点滴关怀感恩母校杜永光说,参加这次竞赛对他来说是个机遇。当听到系副主任赵健推荐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消息时,杜永光兴奋地想跳起来,想到能与那么多数学精英同场竞技,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当天晚上他激动地计划着备考方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沉浸在紧张有序的备考中。得知杜永光获得陕西赛区第一名后,系主任李超欣喜地鼓励他:“好好准备,好好努力,争取拿到国家级的大奖……”周围的老师同学也纷纷为他祝贺,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最起码回学校有交代了……”这是他得知获奖后的第一反应。他微微低下头,笑着又说:“其实我现在连数学门都没进,学数学,我永远在路上……”他说:“我特别感谢学校,知识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参加国家级数学竞赛的机会是学校为我们争取的。”在杜永光去长沙参加决赛与其他名校的同学交流时,他总是自豪地说,“我是商洛学院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我们学校,但这不要紧,我就是我们学校的广告,我要通过自己让所有参赛的人都知道我们商洛学院。我总觉得,爱你的学校,就是爱你自己。”当其它高校的朋友夸奖他时,他平静而又自信地说:“其实,我们学校还有好多个我,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关于未来,杜永光想在读完研究生后继续考博。他说,自己只刚刚跨进数学的大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仍旧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