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专家论证指导我院小麦育种团队建设
文章字数:1,196
本报讯(记者 赵英卓)6月9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商洛市科技局局长刘毅生、商洛市农科所所长周述朝、商洛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杨灶灵等有关专家、领导,在院党委书记张继良,院长张景书,副院长陈永庄、刘建林的陪同下,深入小麦育种推广区丹凤商镇大峪村、商州区白杨店于源村和学院育种试验田,实地考察省审品种商麦8928、商麦5226的种植情况,召开论证会指导我院小麦育种团队建设。生物医药工程系主任王新军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商洛市小麦育种概况、我院小麦育种成果、育种团队建设的基础、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小麦育种团队建设的构想和存在的问题。学院办公室主任、科研处负责人、我院小麦育种专家于浩世等参加活动。 张景书代表学院对省市专家莅临指导工作表示欢迎。他说,小麦育种造福万代,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院小麦育种要定位商洛,研究适应商洛地理条件、老百姓欢迎的品种,加强与商洛科技局、农科所、种子站等单位合作,合力做好商麦研发推广工作。 王辉教授高度评价了我院小麦育种工作取得的成绩,从育种团队建设、育种目标确定、育种基础研究三个方面为我院小麦育种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他说,在实地察看了商麦8928、商麦5226的种植情况后收获不小,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小麦育种工作,育种科研力量强,地方科研院所积极支持,可以组建小麦育种团队。他指出,小麦育种是需要多学科配合培养科研团队,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性强的专业,目前我国小麦育种以常规育种为主,寄希望于生物技术育种。我院小麦育种要坚持以抗性为中心的多元化育种,满足陕南区域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小麦种植需求,研究在生产领域应用性强、稳定性强、抗病性好、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小麦品种。他建议学院要加强育种基地建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市科技局局长刘毅生说,小麦育种是商洛的一项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情,国家在农业创新上首推小麦育种,希望成果推广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商洛学院在小麦育种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果,今后要把育种研究和推广相结合,选育方向更加贴进商洛实际,统筹学院与地方科技资源,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参与育种团队建设,以项目带动育种研究。他表示,市上将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支持小麦育种研究和推广,支持小麦育种项目申报省级科技项目。 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杨灶灵认为,我院选育的商麦5226新品种已经可以作为商洛市小麦主栽品种,今后要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满足小麦种植需求。市种子管理站将积极支持商麦5226新品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 我院小麦育种工作在高级实验师于浩世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实验,研发出了适合商洛种植的品种,特别是商麦8928、商麦5226多次参加区市展览,已经获得了省审认证,目前在陕西的商洛、关中和河南、安徽等地推广,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我院加大支持力度,组建了小麦育种团队,取得了省级研究项目,力争国家级研究项目,以团队合力攻难关、以项目带动研究、以推广实验促进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