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
文章字数:2,127
◆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 杨增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的最新结合。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的产生,除过其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必然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其文化的本质因素,即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的包容、改造和创新的文化基因以及民族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中外文化的第一次碰撞是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的佛教,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思想为辅助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碰撞。通过第一次碰撞即儒学与佛教的交流碰撞,形成了理学;佛教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维护统治和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积极成分被吸收到儒家思想中来。时代变迁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推动理论更新,理论更新推动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思想理论的创新。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文化大碰撞,是由基督教文化开始、资产阶级文化继之、马克思主义盛行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当然,与此同时,还传来了许多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其他主义。然而实践证明,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必须根据中国实际,取其合理的精华,并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本国特色,具有不断创新的机制,具有广泛意义的普世价值。通过第二次交流碰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传播者李大钊、陈独秀等明确地指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拯救中国,要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结合中国实际,形成自己的理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拯救中华民族出水火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历经挫折、艰难,推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也有一部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但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这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的、充分认识和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理论。这与当时的世界文化潮流、文明程度,与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觉都是相吻合的。所以,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础。 两次文化碰撞及其结果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碰撞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及其过程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在交流、碰撞甚至冲突中,始终保持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独立性,并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造福人类。 从两次文化碰撞的形式、内容等方面来看,中外文化双方是在主动、被动和应变中不断变化的,外来文化不断的被中国文化改造、吸收和创新,从而形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文化和思想理论体系。外来文化也在这种异地改造中接受了改变,从而融入中国的主辅形式的文化体系。 两次文化碰撞之所以能产生为中国人接受的新思想理论,淘汰不为中国人接受的思想理论,是因为儒学与佛教在社会个体的修为追求、社会价值追求、国家价值的追求和哲学思维追求等方面具有相通和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在国家价值、人生价值和哲学追求等方面也是相通和相近的。这就说明,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在交流中开花结果。 两次文化碰撞的历史表明,人类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是共生的,不同文化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时空点,因此,它主要适应其产生地而不能也不应该强加于异地文化和秉承该文化的国度和民族。同时,要使文化能长期繁荣发展,必须在文化的交流中吸收有益于己的成分,为我所用,并且在交流中形成吸收、包容和创新的基因,形成长盛的机制。这样,才能造福国家、民族和人类。 第二次文化碰撞淘汰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拒绝了西方侵略式的、不平等的文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哲学思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中国共产党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抢抓复兴中华民族的良好机遇,以人民利益为重,维护国家独立,保障国家安全,团结各族人民,发展对外关系,推行改革开放,在实践和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这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它是在世界冷战与和平、和平与发展主体格局中,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变革中,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在秉承中国传统、中华精神、马列主义原理,借鉴吸收西方社会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正是从哲学的角度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虽然这个时期对中国而言仍在不断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多种形式的冲击,但战争式的文明冲突并未发生。这就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平台,成为中西交流的主要形式。正是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才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冷静和理性化,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普世价值。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大浪淘沙始到金”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