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院报创刊十周年座谈会隆重召开
文章字数:1,092



本报讯 (学生记者瞿姗姗朱自立)十载岁月,记叙沧桑;数度春秋,见证辉煌。为了庆祝4月15日院报创刊十周年,4月13日,我院召开纪念《商洛学院》创刊十周年座谈会。院党委书记张继良,院党委副书记、院报现任主编左晓民,纪委书记、院报首任主编王思怀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宣传部部长郭英勇主持。 张继良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对院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学院要增强时效性,坚持政治导向性,增加社会舆论功能;发挥其记叙性和纪实性的功能;注重报纸的可看性、可读性。他希望院报办出特色,发扬地域、大学、应用、服务地方的优势;做得更加有广度,做到多元化、多角度、百花齐放;做得更加有深度,深入挖掘信息、深层次报道新闻事实;办报人应该做好策划,办出新意。同时,面对新媒体时代,院报应该与时俱进,扩展多方位的宣传渠道。 左晓民介绍了院报十年的发展历程。院报自2002年4月15日创刊以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办报育人、服务师生、服务学院的改革发展的办刊宗旨,不断地提高报纸的质量、吸引力和影响力。创刊十年来,院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院报的发展也是我院改革发展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左晓民说,我们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离不开学院党政的关怀、以师生为主体的广大读者的支持、几代院报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厚爱和支持。 王思怀谈到,院报是学院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平台,对于院报六年的陪伴者来说,从对新闻知识一无所知,到院报获得陕西新闻奖、陕西高校新闻奖;从报纸一月一刊发展到半月一刊的感受是深刻的、难忘的。院报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是值得肯定的。院报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大型通讯的策划和知名人士的约稿力度,还要进一步发挥好党政喉舌、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加大对外的交流合作,扩大在商洛乃至全省的影响力。 《工人日报》驻陕西记者站站长毛浓曦,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王继武,《中国教育报》驻陕西记者站副站长秦明,《陕西日报》资深记者贺涛,商洛市电视台总编辑党银平,《商洛日报》总编刘少鸿,商洛市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军,《商洛日报》社印刷厂厂长牛刚良,商州区移动分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刘东生,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寮步》杂志社主编、院报首任学生记者团团长陈波等社会知名人士应邀参加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刘端森,院报首任副主编、科研处处长李继高,中文系主任黄元英,学院办公室、学生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中文系教授李中合、中文系教师陈敏,院学生会、院报记者团、校园广播电台学生代表等。与会嘉宾、教师、学生代表讨论热烈,纷纷为院报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