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山:“商麦 5226”要翻越秦岭走 高 产 示 范 推 广 的 路 子
文章字数:1,017
本报讯 (记者 赵英卓 学生记者 张昊)小麦成熟时节话麦种。6月7日,陕西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在院长张景书、副院长陈永庄的陪同下,带领商洛市科技、农业、农科单位及市县种子站负责人,深入商州区陈塬、山阳县五竹、洛南县寺坡,现场观摩我院“商麦5226”的示范种植效果,听取我院小麦育种专家于浩世对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雷玉山指出,把“商麦5226”打造成为商洛主打、主推小麦品牌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后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高产示范推广的发展路子。 雷玉山在听取汇报后说,商洛学院繁育的“商麦5226”是科技部、省教育厅扶持的重要农业科技抗旱项目,在全省占有了一席之地,也使商洛有了有潜力的推广项目;观摩发现,“商麦5226”在商洛的推广成果很好,长势好,深受农民欢迎;商洛的小麦种植面积不大,但农民大都种植的是“口粮田”,农民要丰产,在商洛地上很不容易;“商麦5226”作为优种农业项目,具有抗旱、抗病、抗倒伏、耐地薄的优点,适合在商洛的山区和坡塬地种植,为商洛人民的“口粮”提供了保障。他指出,“商麦5226”自繁育种植以来,学院领导对项目实施高度重视,在项目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超额完成了项目监理要求的任务。 雷玉山对今后推广种植 “商麦5226”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大高产示范点与小麦繁育体系的建设,扩大种植面积,商洛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合作,把“商麦5226”打造成为商洛主打、主推的小麦品牌;二是要有走出去的信心和战略,首先在商洛做好两个以上的创高产示范点,然后向省内外推广;三是商洛学院在建立综合性大学上要突出优势学科,立足商洛地域,突出优势学科,积极争取中省农业科技项目。(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张景书对今后推广种植“商麦5226”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在当前种植的基础上,扩大种源和种植面积;二是做好“商麦5226”的提纯工作,把好种子纯度关,把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给农民;三是深化科技体系建设,提高“商麦5226”等良种小麦的种植与研究技术;四是努力提高小麦品种的地域适应性。 陈永庄主持汇报会,并表示,商洛学院会全力支持小麦项目研究,积极配合省市各级部门,全力落实好省市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组织、实施好商麦项目的种植和推广工作。 据统计,“商麦5226”亩产在400—450公斤,颗粒饱满,穗产40粒,千粒重达45克,目前在商洛种植推广100多万亩,被专家评为优质耐旱高产小麦品种。观摩期间,雷玉山一行还观摩了小麦新品系“S01(6)—19”的示范种植情况。科研处处长李继高,“商麦5226”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