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力 构 建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文章字数:2,934

★商洛学院院长 张景书同志们: 经过各系及教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圆满完成了。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实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借此机会,我就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谈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作为地方高等院校,我们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去年以来,我们对学院的办学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成为全院师生的共识。与之相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成了我院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人才更加突出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后劲足、上手快”,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落实学院办学定位的具体举措,对于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产学研用协调创新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全院上下要牢固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院的根本任务的理念,树立学院全部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形成人人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热衷应用型人才培养、各部门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局面,从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二、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培养和造就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我院来说,如何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需求,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重中之重。 一要突破传统的以单纯学科体系设置专业的模式,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接轨和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专业结构体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突破精英化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为此,研究地方经济和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经济社会的动态需求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以商洛为例,商洛市委、市政府提出率先突破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型材料、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建设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我们要在对商洛的产业结构、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行业类型、岗位类型,培养大量能够在矿产加工、医药生产、生态旅游服务等第一线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化人才,为商洛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要突破单纯强调学科纵向知识的学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传统观念,构建以职业适应性为目的,以应用性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精英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强调知识的学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培养学术型人才。以大众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则应该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职业的适应性。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优化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要突破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此,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加强实验室学习和实习基地学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果;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管理者以案例讲座形式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等,构建比较完整的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四要突破“生产流水线”式培养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构建多规格、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素质拓展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提高成材率,为此,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爱好、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如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参加学科竞赛以及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五要突破以考为本,一卷定优劣的刚性化传统考核模式,构建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构建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的考核评价体系,必然要求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为此,应 从以下四个方面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一是把闭卷和开卷、笔试和口试、考查和考试、考试、考查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实行考试方式多元化。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重视形成性评价,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二是开展“教 评学”活动。在课堂学习中对学生的出勤、作业、提问等学习情况做出总体和个体的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建立课程教学反馈机制,促进教 学质量的提高。三是构建适合不同类型课程的考核模式。对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可以建立试题库 或试卷库,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对其他课程可以考虑采取开卷考查的考核方式。四是把动笔和动手、课内和课外、统一标准和鼓励个性发展等结合起来,设立创新学分。三、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从以下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保障机制建设。 一是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质量意识,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改变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是合作保障机制。积极构建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大胆探索校—校、校—企合作教育方式,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三是师资保障机制。改变单纯引进学术型人才的做法,注意引进有行业实践经历的人才,鼓励教师下基层、到企业,积累行业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是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从事业费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保证日常教学,同时,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加大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 五是评价保障机制。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的评价力度,确保投入取得实效。大力推行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六是奖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制度,评估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评优和酬金发放挂钩。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不再聘任其承担教学工作。 各位老师、同志们,只要我们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忍的毅力,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之中,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商洛学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定能够开创商洛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