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内容
文章字数:3,679




商院别君 ★刘宇昭 浓墨淡画语不惊, 诗意情素浸泪痕。 商山离去几多路, 丹江独往波涛惊。 别恨离愁诗书在, 海角天涯一样情。 今日挥手送君去, 书信捎来传好音。 (作者系艺术系2012级学生) 水 月 寒 ★龙海瑛 月照潭影空悠悠, 客临江渚夜寒寒。 秋霜不知离恨苦, 漫山遍野附银箔。 (作者系外语2012级学生) 掬一捧浅夏,寄语远方 ★红尘一笑 花开时节,我知道我指尖的风声,依然是灵魂深处最遥远的张望,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执一阕相思,饱蘸我颠沛流离的呼唤,为你,站成一株执念的树,年年岁岁婉约落英缤纷。———题记 又是浅夏,向暖的季节风翠碧了枝头,妖娆了倾城的妩媚。漫步流光,有柔情若水,穿越经年的丝缕,轻溅一帘水墨云烟。 想,此时的江南,一定是蝶舞翩翩,花事芳菲了吧?携一朵心事入怀,那轻颦回眸里,有忆念若丝,婉约叮咚心语。 有人说,人生如戏。或许,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些人,遇到了,便会一见如故,因为眼缘;有些人,遇到了,便会念念不忘,因为相惜。一次挥手,可能是沧海桑田;一个转身,亦可能会天涯陌路。 于花季青春里与你邂逅,我不知道是劫是缘,站在三生石边聆听那世花开,醉里经年,挑灯吟月,纤指笙歌,犹记歌中繁华梦。 红尘流年,我知道,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来时的路上,花已芳菲,那柄江南的油纸伞,就撑了一脉温情,含笑一腔一往情深。青春的枝头盈满了美丽的驿动,但凡凝眸,便一见倾心。 于唐诗宋词里踏浪,你阙阙低吟,我琴瑟温婉,一言懂得,便花开倾城,纵使天涯海角相隔,亦相知伴相怜。 或许,缘分是本书,翻得太快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当醉花阴下,红颜刹那,蓦然回首,缕缕青丝已泛华,镜中轻叹,一笺烟雨梦无痕,鹤去音杳转头空。 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无需忆起,却,永远无法忘记! 也许,陌陌红尘,没有人会握得住曾经,那些流逝的岁月,如沙,漏掉了;如烟,飘走了;如梦,消失了。而经历了人生的千回百转,于经年枝头摇曳的,仍是迎风依然可以嗅得的丝缕心香。 于万千的人群中,于无际涯的时光里,一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奔赴到你的人生中来,有几分命运,也有几分注定。轻颦回眸,流年里,若有一个人,在你的生命中烟花般绚烂过,流星般璀璨过,纵使隔了沧海桑田,却可在文字里想念,可在记忆里沉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温暖? 花开时节,我知道我指尖的风声,依然是灵魂深处最遥远的张望,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执一阕相思,饱蘸我颠沛流离的呼唤,为你,站成一株执念的树,年年岁岁婉约落英缤纷。 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亲爱,韶光尽头,相思依旧,那些我们亲手采撷的红豆,就被我拭亮成火红的温暖,依数种植于我们曾经相依的心头。如若,缘浅是躲不过的宿命,我仍会以一枚执念的姿态,浅笑那抹清浅的忧伤,因为,温暖抑或苍凉,都是我们生命典藏的成长。惟愿,在这个飘雨的季节,北方的思念,会抽出南国深情且熙暖的芬芳。 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点灵犀,真情赠了谁;一帘幽梦,凭栏念了谁?一种懂得,无关山水无关月,一种彻悟,无关风雨无关情。携一抹温婉,浅笑流年,亲爱的,你若安好,我便晴天,天涯海角,你是我今生灯火不熄的暖。 为了不朽青春的自我流放 ★潘靖壬 青春是什麽,是慢慢空白后的回忆与延宕?还是一首老去歌曲的温存与感动?或者是一个流失朋友的醒悟与释怀?其实青春是一杯白开水,貌似纯净透亮,其间也掺杂了肉眼看不到的杂质与污浊。 谢谢我的青春有过这样一两个人的进入,一个对于我的偏执于傲慢无限的包容,一个对于我的自私与贪婪默默的谅解。是他,还是他?如今却以不能对号入座,但是这份记忆与感动终将不朽,哪怕年华老去、生命衰竭,都会幻化为一缕缕烟圈随风飘扬。正如陈孝正(赵又廷饰)与郑微(杨子姗饰)在离去的地方(海洋馆)再次邂逅一样,那一缕缕烟圈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爱将永存于心,只不过转变了方式,由大学时期真实的男女朋友关系幻化为心中对于青春回忆的那份念想。 影片女主人公郑微的转变向受众昭示了彼此追求的不朽青春最终逝去,留下的却是欲火后的重生。而男主人于我而言,一共有三位:一是出场次数最多的陈孝正,由最开始对于郑微爱情的漠视不理到中间接受郑微的疯狂追求,再接着爲了前途而抛弃郑微到最后功成名就后的重新审视爱情——“真可笑呀,连你也抽起烟来了。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真的可以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曾经我以为没有你的爱会死,其实爱情是死不了人的,我很庆幸我现在终于可以不爱你了”,“我来找你绝不是爲了重拾旧情,我来找你是爲了要重新爱你,谁也别想阻挡我获得新生”。这两段对白,是他们对于已逝的爱的追忆,或者说是诉求。曾经的陈孝正有轻度洁癖、不喜欢抽烟,而现在穿着白色的裤子随乱而坐,一圈圈烟氲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过往,更甚者是爲了功利而抛弃爱情、放弃自己的原则。影片在处理这段爱时,最令我不解的是在草地上那段短暂的缠绵。灵与肉的结合与爱情而言并没有什麽,只不过影片的背景是80年代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接触似乎过于污浊和肮脏。然而陈孝正的回答:“不过我也没见过大的,所以觉得还好”,似乎又把受众拉回了那个纯情的年代,长发飘飘的白衣少女。二是张开(包贝尔饰),从影片安排的结局来看他的生活似乎最困窘潦倒,但是那个纯净透亮的心灵始终没有改变,他的存在似乎是在反观影片中那些唯利是图、功利主义的存在。他的每一步前行似乎注定其他人物的命运,所谓的“出版公司”似乎决定了阮莞(江疏影饰)爲了爱情付出鲜花般的生命。然而默默送出的“满天星”并没有改变阮莞对于爱的看法,始终痴迷般的迷恋她最初的 “小男友”赵世永(黄明饰)。当阮莞用“怀孕”试探赵世永时已经明白了他们之间所谓的爱,但是最终还是爲了他奋不顾身。三是富家公子许开阳(郑恺饰),与张开一样,同是隐性主人公。他对于郑微的爱应该是影片里面最干净的一份爱情,单纯的是爲了喜欢而追逐。至于最后他和校长千金曾毓(王嘉佳饰)走到一起并有了爱的结晶,这一点我始终不明白。对于影片本身的男二号林静(韩庚饰),我觉得这个角色的塑造过于清淡了,因为没有看过同名小说,所以只能如是评论。手上的那道伤疤把他和施洁(佟丽娅饰)连接在一起,这个疯魔女人执拗的爱不仅让林静于现实中疼痛,也勾起了他的父亲与郑微母亲私情的痛。然而与郑微一起在父亲坟墓前的忏悔让他明白了爱的真正存在——自我流放。 影片的人物还有朱小北(刘雅瑟饰)、黎维娟(张瑶饰),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在影片中的交集就是小饭馆门前的对话:极强的自尊心。但前者是真正的自尊自爱,后者却是虚荣浮夸……影片的隐性线索太多,以至理解人物关系时过于混乱。诚然作为赵薇的处女作,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已经难能可贵了。 影片以毕业为界,分为前后两部份,前者以爱情为主线,后者以自我流放或者是对青春的诉问为主线,当然爱情是影片的主旋律。郑微与陈孝正的爱是双方本质换位的一种爱的放逐:郑微在学校期间的豪放、疯狂换位为步入社会的真诚、稳重,陈孝正在学校期间的沉稳、拼搏换位为步入社会的自私、功利。被功利所摧毁的爱能够算得上爱吗?即使陈孝正最后悔恨式的重新表白也不能弥补对郑微的伤害。郑微与林静的爱属于后者对前者的默默付出型的关怀的爱,其实林静从未离开过郑微,总是在角落孤单注视着郑微,然后选择黯淡收手。影片最后,“我们结婚吧”,并没有刻意安排郑与林这个喜庆的场景,但是他们之间却转化为以亲情来延续爱的存在…… “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现在我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影片以这样的形式结束这两段纠葛的爱情,爱自己和爱爱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了调和。遗憾的是,影片对于主人公最后的归宿并没有直接描写,每一个重要决定都用倒叙手法穿插进来,或许是赵薇研究生刚刚毕业,书卷气味太重,抹杀掉了小说文本与故事影片之间的桥接。影片的败笔有六:第一,毕业招聘会上复古的陈设,却选用现代化的人才招聘形式;第二,时代背景转化过于空段,没有任何过渡;第三,影片主题曲放置于影片结束显得过于独立,应该置放于林静在学校被从天而降的玻璃砸上的那个雪夜;第四,在阮莞被车撞死的那一瞬间音效的处理上过于苍白,应该稍微内敛。难道格外刺耳的音效意味着不顾一切为爱付出的代价?但是,对爱的诉问是影片得核心。第五,郑微在宿舍楼下对陈孝正表白后,陈孝正脸上浮现的夸张表情应该是导演刻意要求的,但是这一强调显然过犹不及,似乎注定了要为前途而放弃爱情。陈孝正表情传达上最精彩的瞬间是在洗浴室对郑微撕心裂肺的解释;第六,也就是最大的败笔在于影片并没有过多安排追忆流逝青春的这一部份。整体而言,赵薇研究生毕业作品基本上很成功,为国产爱情片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不枉费广大电影爱好者花费五十元的影票。 青春终将逝去,但陪伴我们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那些人和事终将不朽,即便有的人有些事已经离去,然而温存于心的记忆与感动不会因为年华的老去而死亡。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谢谢那些陪我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人和事,因为你们,我的生命才会如此。(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