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游札记
文章字数:5,465

★科研处处长 李继高 这是一次值得回忆的旅程。 公元2013年5月10日,我与中文系诸同志乘中巴车赴河南安阳考察学习。其目的是参观位于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并与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同仁切磋交流。 三天的往返行程,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奔跑约三千公里。经南阳、许昌到安阳,再从开封返回。一路风光无限,绿意盎然。中原大地坦荡如砥、郁郁葱葱,金黄的麦浪望不着边际,千里沃野一派丰收景象。大家一路上情绪高涨,笑声连连,歌声、小品、相声一个接着一个地表演,好像一场不入流的“春晚”。当然也不时有荤段子冒出——成年人的特定场合,调节个气氛无伤大雅的。走出校园的夫子们,如出笼的鸟儿,顿觉天高地阔,新鲜灿烂。尤其女士们,普遍比男性欢势。 河南就是通常说的中原大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多。在比陕西还小的土地上,养育了陕西三倍多的人口!这全因黄河冲击出的大平原,标准的沃野千里所致。所以自古便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无怪乎1948年李先念的中原大军解放南阳后,毛泽东难掩心情激动,挥笔写就《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该文在延安新华社广播电台播出后,如一场八级地震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有资料说,南阳丢失后老蒋连夜召来心腹爱将,咆哮如雷,连连责骂“娘希匹”。三国时曹魏因雄居中原,最终一统天下。虽然后来政权落入司马家族,但论起统一天下的功劳来,还应该归于河南的富庶与曹操的文治武功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位置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故百姓就多受兵荒马乱之灾。千里黄河横贯平原,无天然之阻拦,实乃一把双刃剑:既肥沃了土地,利于良田灌溉;又经常决堤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无尽苦难。所以历史上的河南人到处流浪,四海为家。有社会学家说: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河南人。道尽了河南人的艰辛和中华民族的多难。 (二) 到达河南的第一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首都——许昌。许昌市位于河南中部,中原腹地,伏牛山东麓。其城市名片有华夏之源、夏朝古都、汉魏古都,等等桂冠。《三国演义》及其同名电视连续剧的热播,使众多的国人知道东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挟汉献帝迁都许昌。许昌的朋友讲,这里的三国真迹遗存是全国最多的,有史可考者达80余处。诚如郭沫若先生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抵达许昌市高速路出口时已是晚上八点多,因不熟悉住所路线,只好下车等待宾馆来接。站在路边,大家首先感觉这儿的空气好,比商洛好多了。蔚蓝的天空深邃高远,晶莹的星星眨巴着眼睛清晰可数,一路上“比党都温暖”的天气此时竟凉爽得带点寒意。席教授穿着单薄的短袖,刚才还洋洋自得,这时冷得抱肘弯腰蜷缩车内一角,狼狈样子令大家很是开心。 第二天早晨5:30我就起床了,与黄教授出外转悠。空气清新,天空碧蓝,小鸟啁啾,喜鹊吱喳。护城河水清澈深幽,静流无声。依依的柳枝轻拂水面,惹得红色或黑褐色鲤鱼不时地跃出水面发出“啪啪”声响。黄评价这儿的空气质量好,环保工作不错。沿护城河西行百余米,忽见一面大镜子一样的池塘,塘边荷叶田田,一片连着一片。荷花还未绽放,而我似乎看到一群鲜艳的荷花仙子风情万种,媚眼动人,飘然而至,飘然而去。 简单地吃过自助餐,乘车直奔曹丞相府。这是国内目前第一个全面展示汉末曹魏文化的专门景区。给人第一感觉是“汉风魏韵”的特色明鲜。通过观看一系列主题资料、实物图片,大家直接感觉到了三国和汉魏的博大辉煌、纷纷扰攘;纷纷赞叹枭雄曹操的文治武功,建树非凡。 在相府门前的三国人物塑像广场,美女王老师问我曹操有多少女人?我就知道的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等等作答。她说曹有多少女人说不清,反正史书记载曹有25个儿子。她说曹是“色魔”。 “人都知道关羽忠义,实际上关羽也是色魔。”漂亮的杨老师一旁插话。她援引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的:曹刘围吕布于下邳时,关羽几次请求曹操城破之后,能把吕布手下大将秦某人的妻子赏给他。他拼命攻城,多半是为了这个女人。“而破城后,曹见这个女人美如仙女,气质绝佳,竟忍不住据为己有……”有百事通之称的王教授(男性)插嘴道,“自古英雄爱美人,瓜娃连这都不懂!”我说了句凡人皆知的道理。 …… 大家纷纷与塑像人物合影。我发现,团队的女士们首选曹丞相,其次关羽、诸葛孔明先生等等。刚才还在骂曹操是“色魔”的王美女一只手搭在丞相肩上“亲密”地合影,杨美女则头抵关羽胡须手呈邱吉尔式的“V”字形与其合影。我说你们专挑“大流氓”“色魔”合影,真是女人爱流氓、昏君爱奸臣呀。她们辩解自己是崇拜英雄,说我俗,俗得很。 都说异性相吸,我看不尽然,下面事例可佐证我的观点。参观三国美人馆,大家兴趣都浓,看得仔细。这里有八大美女:大乔、小乔、貂蝉、蔡文姬、孙尚香,等等。有她们的简介、画像,还有以动漫形式播放八位美女的动人舞姿。娇滴滴的美人把人看得眼馋,年轻的刘书记双眼直勾勾盯着小乔,不停地咂摸嘴巴。遗憾的是参观者每次只能观看一位美女的演出,三小时后才能看第二场,这是规定。大家皆不约而同地选了小乔,可见大家的审美水平像我一样是比较高的。此规定一般工作人员无权变更,可女人厉害,死缠硬磨,再掏50元,多看了一场。可见,有时候是“同性相吸”,女性更爱美,欣赏美。我想,她们也是为了自个更美,有更多的异性爱自己吧。 丞相府的参观即将结束时,我脑际不断掠过有关曹操的话语…… 毛泽东:“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诗句。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亦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魏书》评价。 “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自我评价。 脑子中还不断想起曹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思想抛锚,对别人问话就爱理不理。在相府广场合影,下一个台阶时我一脚踩空,险些跌倒。就有人说我有心思,想小乔了,想貂蝉了……杨老师竟说我想刘备夫人孙尚香了。其依据是我一路称赞刘夫人勇敢智慧,大家闺秀、才貌双全,感叹她最后深藏宫中是“浪费人才”。对他们的调侃,我笑而不语。看来还是古人说得好,知音难觅呀。 (三) 说到安阳,有点文史知识的人就会想到殷墟。 翌日下午一时许,我们到达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长途奔跑,大家尽管疲劳,但兴致都蛮高,努力就自己知道的“安阳知识”发表高见。其发言有对有错,大家相互纠正、辩论争吵,既相互吹捧拍马又互相嘲讽打击。现就达成共识者择要记录如下: 1.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八大古都有哪些?洛阳、西安、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这里还是甲骨文故乡,《周易》发源地,还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也叫司母戊鼎),等等。 2.岳飞故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西门豹治邺;3000多年前盘庚迁都安阳殷都区一带,等等。过去在中学语文课本、历史课本上知道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 3.地理位置为河南省最北部,处于晋冀豫三省交汇点上,华北平原南端。 4.近年来,发现了曹操墓,据专家考证是真的。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乃本次出行的由头,而我真想到安阳拜谒“妇好墓”。因我20多岁时读一本杂志知道:“妇好”乃商王武丁之妻,曾统领大军,驰骋疆场,南征北战,所向无敌。这是甲骨文确凿证明了的,是中国文字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一位女将军。从此,在我的脑海中就一直幻化出一位英姿飒爽、美艳绝伦的女将军,如电影里的花木兰穆桂英——不,比花木兰穆桂英更美丽迷人,更智慧勇敢,因为她是商王武丁的爱妻,是神秘的甲骨文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女军人女统帅。人在年轻时对异性比较敏感,对自己欣赏崇敬的女性往往会留下抹不去的深刻记忆。当然,这是我心中的秘密,没有对同行的其他人讲。 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每个建筑细节都匠心独运,内蕴深刻。比如,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排列着一组由青铜质甲骨片组成的碑林,大家一数共有28片。其寓意明显不过地标识着殷商文化的两大基本元素——甲骨文、青铜器。28块甲骨片直指苍天,表示古人向上天卜问吉凶福祸,同时使人想到天上的28颗星宿,想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大家皆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地观看、琢磨、赏析、拍照,很少说话。只有简短交流后心领神会地点头称是或摇头怀疑否决。女士们偶尔会发出“啧啧”赞叹声。据介绍,该馆占地143亩,是我国目前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收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300多件;其内容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较为系统地展示了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示了汉字的书法史等等。 馆内参观整整三小时,大家看得贪婪而仔细。由于内容丰厚博大,大伙都觉得看得肤浅。 “用上一周的时间,仔仔细细地看,慢慢消化就好了。”杨教授感慨地说。 “不用一周,起码也得两三天时间。”王教授应声附和。 无疑,该馆的建成,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件有意义的大事件。 (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三天的河南之旅,大家觉得收获匪浅,感叹良多。而最深的感受是书本上学的、电脑上查的与切身去“看一看”,大不一样。笔者小结其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天行程皆奔驰于中原大地,无尽的平原,无尽的沃野,满眼绿浪,满眼金黄——大家对“中原大地”、“天下粮仓”、“农业大省”,“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等等概念有了立体感觉;优越的地理,丰厚的资源,灿烂的文明文化,使大家对“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何以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何以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始终举足轻重,等等重大命题有了深度理解。 2.通过参观、讨论交流,大家对汉字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现将参观文字博物馆后,大家关于汉字的言论择要记录如下: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介体与载体”,是实现我民族文化复兴梦的“根基和依托”。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四海认同,就没有中华版图的江山一统。如著名学者所说:汉字使汉族成为汉族,中国成为中国,我们成为我们。 ——汉字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独具魅力,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她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文字,唯一没有中断一直使用且继续使用的文字;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以来,汉字再次焕发了青春活力,充满了勃勃生机。 “汉语热”正在世界兴起,方兴未艾。据统计,现在全球约有300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和汉字。我国在世界80多个国家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汉字内容之深刻丰厚,形式之完美多姿,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肩的。一个汉字就是一本书,记录着我们祖先对于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其意蕴绝不仅是记事符号和交流的工具。此乃拼音文字所无法达到的。汉字的书法艺术渊远流长,独具魅力,堪称“绝活”,最具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艺术奇葩。 3.纠正了对河南人认识上的偏见,树立了新的河南观。过去一直认为河南人坑蒙拐骗,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上世纪90年代全国发生的诸多诈骗案皆河南人所为。河南人善吹牛的顺口溜到处流传: “给跳蚤戴镣铐,给老鼠戴避孕套。……” “给长城贴瓷砖,给太平洋装栏杆。……” 故在我印象中河南人是骗子,不可交。然近年来通过与河南人的诸多交往,尤其是去年以来几次赴豫参观学习,期间亲历亲闻彻底推翻了我的固有观念。本次之行,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热情接待了我们。席间,为我们敬酒是每人三杯,杯子是喝葡萄酒用的高脚杯,安阳人没有用小酒盅喝酒的习惯。每杯几近一两。我们一桌共13人,有三人基本不喝(两司机,一个老同志身体不宜),每瓶1.2市斤的酒共喝了8.5瓶,人均近一斤。安阳师院同仁的好客豪爽令我等大为感动大为感慨。 难怪20年前与我院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的安阳师院今天之办学规模、质量、层次等等,已远远把我们甩在了千里之外。岂止我院,就是我省几所上世纪50年代初建成的地方型本科院校也远远落在了他们之后。 这使我联想到去年仲春,我省高校学报界赴南阳参观学习期间发生的一桩“不幸”事件。在我们即将离开下榻的五星级酒店时,同行的一位毛糙小伙子手推行李箱不慎撞倒了大堂里一米多高的一尊景泰蓝瓷瓶。肇事者惊慌失措连连检讨表示赔偿。长相高大白晰、丰乳肥臀的大堂经理,一个漂亮的“大手笔”娘们说:打碎的是店里的“镇店之宝”,是经洛阳白马寺主持“开光”后,再请武当山道长选择黄道吉日请来的,云云。于是,电话联系老板速来处理。当时,我们几个所谓的头儿商量了几套应付方案:①赔一千至一千五百元,两千封顶;②设法买个类似的瓷瓶;③请地方当局出面调解(同行有认识地方拿事的);④打官司。 老板,一位高大黑胖歇顶,五十开外的男人,操一口河南腔,说是从四十公里外驱车赶来。只见他俯下身子,拾起地上的一块碎片,轻轻叹息一声后说: “算了,让谁赔都是负担都不美气,再说你们住我店也是支持我瞧得起我,我咋好意思让你们赔。” 老板的话令人意外、感动。于是鼓掌、热烈地鼓掌,几位女同志惊讶得——“哇”地一声,一个竟上前拥抱了老板。 返回的车上,大家皆感慨佩服河南人大气大方,有远见。说此事要放在咱西安,没三五千元收不了场。我们几个甚为自己刚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羞愧。遂决定以研究会名义制作一面精美的锦旗赠送人家,题词由西北大学风流才子刘卫平负责。 故,我以为河南人热情好客豪爽,讲义气、识大理、谋大事、有远见,无愧于五千年文化的滋润。当然,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河南人中亦有害群之马,也难免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的事。这是必然的。上述之河南观是总体而言,相对而言的,是个集合概念。 总之,这是一次文化之旅、快乐之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识见,获取了不少一手资料。愿中文系及我院各部门经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