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兰絮语
★韩景波
文章字数:1,234


    在陕西的洛南县和河南卢氏县的毗连处,有村曰兰草。兰草虽小为一个小山村,但为两省两县间的边贸,自古就有街衢,来往人很多,很有名。兰草有名,更主要是这里出兰草花,漫山遍野都是,到了春夏花开的时候,清香飘远,惹得远近人都去赏花闻花香,不用说,还要顺手采挖几窝带回家盆栽家养。我家离兰草很近,说不清有多少次去兰草赏看兰草花开,采挖兰草带回家自己栽。
    兰草花在兰草这个地方就像野草一样到处都是,但要采挖来盆栽家养,还真不是容易的事。为养兰草花我摸索了许多年,也看了不少关于养兰的书,才弄清养兰草花的讲究来,我这里概括为“四不”: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如果不是这样,兰草花是绝难养活的,就是活了,开过一回花,还是要死的。
    “春不出”说的是春天的兰草花怕冷,宜于放在能通风透光的室内保养,只要有或早或晚的一线光便可。“夏不日”说的是夏天的兰草花最怕无遮无拦地暴晒,室外养兰,宜将花放在树荫下,树的枝叶的罅隙间透过的斑驳阳光的花荫最好。而室内养兰,必须将花放在能通风透光的地方。兰草花最宜室内养,因为它的花香宜人,叶片俊逸可人,在书房写字间能有两盆兰花陪着,那是十分幸福快乐的事儿。秋天养兰最忌干燥,时令至秋,天气凉了,但气候干燥,大意了,这时的兰花就有可能因缺水而死。所以,一周浇一次水,湿透为宜。逢了连阴雨天则另当别论,总的来说秋兰不宜干。兰花到了冬天,仅凭秋天浇水的那点湿气便可,千万不可浇水。
    兰草花出山野,但它委实算得上花中的精品,位列“梅、兰、竹、菊”四君子第二。它赏叶时叶美,赏花时花香!它出土时芽尖如笋清嫩,分蘖后叶片如剑出鞘潇洒俊逸,待叶片完全长成后,又如杨柳般温柔。自古文人雅士多爱兰草花,留下的咏兰诗也不少,像“室有兰花不炷香”“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等等。老春初夏,自然界的花多已残败,在我家依然还有兰草花开,清香盈室,让人沉醉。
    兰草花贵在清香、淡雅、含蓄!但这种可贵之处很容易被人忽视,产生“坐久不知香在室”之憾。清代学者李渔就有同感,他说过的一种赏兰草花的方法,倒是值得借鉴。他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故有兰之室不应久坐,另设无兰之室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则时刻有香。”
    李渔一段话既说了赏兰之要,也是审美之理。这不也道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吗?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认识和鉴赏美需要时间,更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寻找发现美的方法和角度。当我们对美的东西熟视无睹时,这不是美的错,是我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方法有问题,大红大紫还好说,而对那些值得珍惜的含蓄的美、淡雅的美就要在我们的眼前白白浪费了。
    美是生活的常景,就像兰草花,不管在哪里它都会默默地绽放嫩绿,默默地吐露芳香,不动不变,其美自现,出入之变,进退之变,远近之变,则常变常新。此则兰贵之处也。你养什么花,也得养几盆兰花呀!若常有兰花陪,不仅有馨香,你的人也会被潜移默化得高雅起来呢!(作者系洛南县三要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