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不休息
——记忙碌的商洛学院人
文章字数:4,251


    新学期将至,高年级的同学们陆续返校,新生也即将开学报到,在大家都在兴奋地筹划行程、满怀憧憬地迎接美好新学期的时候,忙碌了一个暑假、几乎没有休息的学校各个部门的干部职工们依然全力以赴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抢工期、抓进度,做调查、搞科研,守校园、保平安,迎评估、促建设,用辛勤的汗水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辛勤忙碌、默默奉献。
    以服务考生为根本扎实做好招生工作
    暑假期间正值高考录取关键的时刻,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这个假期没有休息,而且是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他们精诚团结、抢抓机遇,坚持不懈,完成录取新生2974人,超额录取154人,录取率高达105.46%。同时在陕文史、理工均高出二本分数线5分录取,实现我校本科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创历史新高的骄人业绩。
    面对我校今年的招生工作取得的实绩,招生办主任刘顺超深有感触地说,这都是坚持“报考率与生源质量双提高”的工作目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取得的成果,今年我校招生工作在既往扎扎实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认真研究招生新政策,正确研判招生形势,针对不同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精准制定投放招生专业和计划,积极联系创建省内外优质生源基地,为顺利完成招生计划,提高生源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紧紧抓住考生志愿填报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报考率。招生办认真调研梳理近年招生宣传的主渠道,在省招生考试信息网、学校网站设立招生宣传栏目,在学校招生网开通“网上看校”、在线咨询及微博、微信等招生宣传平台,在商洛电视台播放招生专题片;同时先后选派骨干教师52人次分赴省教育博览会、地市高考咨询会、高校“校园开放日”及重点生源省市现场宣传咨询。据不完全统计,招生期间接待来校现场咨询考生及家长150人,电话咨询6000余人次,发放寄送招生宣传简章8000余份,网上招生简章点击量15000次。
    三是严格遵守招生政策纪律规定,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在整个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省市区招生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格按规定网上阅档,全面综合评价考生,对每一位考生高度认真负责;主动邀请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亲临录取现场实施全程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使招生录取工作平稳有序高效运行,对考生、学校和社会负责。
    四是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考生服务。高考录取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招生工作人员以考生为本,急考生所急,夜以继日工作,按各省各批次第一时间完成阅档、提交、打印、盖章、分装、核查、封装、邮递等工作。为了便于考生和家长及时查询,我校在全省高校首创开通微信邮递查询信息平台,录取后仍坚守工作岗位,随时解答考生和家长的咨询,热情接待考生和家长,全心全意为考生服务。
    一份汗水一份耕耘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作为我校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了顺利通过今年9月省科技厅的验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以实验室主任、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院长周春生为组长的验收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全体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牺牲假期休息时间,不畏酷暑、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积极投身于实验室建设。
    暑假期间,重点实验室先后多次与基建处、资产管理处、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完成了独立接地系统和循环水池系统的施工工作;完成了多段位烧结炉、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等38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工作。目前,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安装到位率达到95%;完成了重点实验室2012年科研论文41篇、2013年科研论文44篇、学生毕业论文75篇、各类科研项目50项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编订成册;并与西北大学学报合作,出版一期重点实验室学术论文专辑,共发表论文30篇。
    在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建设工作方面,重点实验室首先规划出详细的建设方案,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随后制定了详细的尾矿样品采集方案,将重点实验室所有男教师分为6个小组,每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带队,同时配备1-2名青年教师和1名学生,负责1-2个县(区)的尾矿样品采集工作。共采集尾矿样品64种,矿石样品19种,尾矿产品15种,同时收集了尾矿库的地理、库容等相关信息。
    一份汗水,一份耕耘,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目前,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名片,为我市建设全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材料示范基地,以及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我校建设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最好诠释。
    保校园平安护师生安全
    暑期以来,校园迎来了全面修缮高峰,施工队伍众多,人员出入频繁,交通阻塞,出行不畅,车辆停放困难,部分楼宇水电中断,安全设施遭到破坏,校园安全稳定形势遇到新的挑战。
    保卫处工作人员按照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及上级公安机关的有关要求,顶烈日,战酷暑,严格落实放假前制定的“七项安全举措”,严格大门出入管理登记制度,避免修缮材料流失,随时做好说服劝解,诚恳礼貌地谢绝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确保各种基建材料安全。
    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贯彻学校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措施是确保学校平安渡过暑期校园维修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暑期期间,我校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故,所发生的不安全隐患全部得到解决,为新学年工作开了个好头。
    团结就是力量
    今年暑期以来,我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均进行着繁忙紧张的迎评促建系列工作。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人员有限、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发扬吃苦奉献精神,不畏炎热酷暑,在院领导班子的合理部署和全面协调下,上下齐心、全力以赴,如期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作务。
    7月12-15日,主要围绕2014年上半年125本4251份考试试卷的评阅、分析、装订、登录成绩展开;7月16-19日,主要围绕2014年上半年37门课程的作业与教案、实验课程的实验记录和报告、认知实习及实训总结归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大纲修订安排等工作展开;7月20-7月23日,主要围绕2013届和2014届共计364份本科毕业论文系列资料的整理归档展开。8月15-20日,主要围绕2013年度两学期共计235本考试试卷的检查整理装订、各位任课教师教案及作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认知实习、课程设计等资料的整理检查展开;8月21-8月30日,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定稿、建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及备好本学期2/3课程量教案等展开。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同时,院领导班子一直进行着诊断评估相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规范工作。
    督促进度、逐人检查、加强管理,是本阶段工作顺利完成的组织保障。在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院领导时常与各位系主任协调沟通,询问工作进度,解决突发问题。通过查询各位任课教师课表,掌握每位教师的具体任务。到了阶段完成时间,一一落实,认真检查。完成的同志开始下阶段工作,未完成的查找原因、限期整改。通过逐人逐项的检查方式,加强管理,分解任务,做到各项工作的量化和细化考核。
    规划为发展交流赢未来
    今年3月,在学校新一轮机构调整改革中,校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正式成立。新工作、新任务、新挑战竭尽全力,定计划、写方案、细总结一丝不苟,广交流、重合作、谋发展兢兢业业,处处可见繁忙的身影。
    “姑娘,你走慢些,别着急”,这正是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穿梭于校园、往返于城际间赵子越老师的生动写照。赵子越2012年毕业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2014年5月调入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主要负责外籍教师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港澳台事务办理等项目。她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积极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办事效率高,入职后,根据学校长远发展要求及领导指示,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项目,先后促成我校与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学院及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三所国(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打破我校国(境)外合作办学零的记录;组织首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3组16人次,通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努力完成了其他院校5个月才能完成的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任务。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但赵子越老师任劳任怨,一心把学校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根据工作安排,赵子越多次协调组织对外籍教师住房、办公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对外籍教师提出的意见认真对待、解决,获得了外籍教师的一致肯定,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协同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共同搭建与国(境)外合作办学的桥梁。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着眼于学校全面发展规划,从办学定位拟定方案到基础建设详细规划,密切协调,着重实践,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以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
    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教育
    2014年,我校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力度,在商洛市教育局、商州区教体局、洛南县教体局紧密配合下,申报并获得了18项“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承办权,在培训学科和培训人数上,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项目数也是我校自2010年以来承担“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最多的一年。其中,我校与商洛市教育局、洛南县教体局、商洛市小学、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商州区中学、丹凤县龙驹初级中学、洛南县城关中学、商南县幼儿园联合承担的项目达到14项。
    暑假期间,继续教育学院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培训理念、确定培训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把专家团队的组建、培训课程的设置、训后跟踪指导、凝练特色与创新作为暑期工作的重点,先后多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培训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修订,通过省市多渠道联系和组建专家团队,与各培训机构进行经验交流、提炼培训特色与亮点,努力打造“商洛学院培训模式”。
    8月27日,2014年陕西省“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启动会召开。我校在2013年“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成效突出、学员满意率高、培训特色鲜明,被省教育厅指定作为高校培训机构的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我校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培训方案、鲜明的培训特色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同时,我校在暑期承担了商州区2014年暑期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项目和洛南县校本研修实验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研修班于8月17日开班,21日结业,历时5天,共培训来自商州区和洛南县的中小学校长238人,实现了商州区中小学校长的全员化培训,也是商州区近年来干部培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培训。
    这个假期不休息,成绩背后的一桩桩故事令人动容;这个假期不休息,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这个假期不休息,为了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即使天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教职员工们依然任劳任怨、立足岗位、默默奉献,用辛勤的汗水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文∕ 彭丽娟 祁志华 张红侠 陈炜 张浩 李娜图/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