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会子、杨婵英申请赴匈公派留学经验谈
文章字数:2,351

★田会子 杨婵英
田会子(左)、杨婵英
编者按:近日,我校2016届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杨婵英、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田会子通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匈牙利政府及相关高校的严格评审,分别被匈牙利国立德布勒森大学、国立赛格德大学录取,即将赴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这是我校学生第一次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在申请赴匈牙利公派留学的过程中,她们有哪些经验、体会和收获,对广大在校生有什么借鉴和启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通过网络专访了正在成都办理面签手续的田会子和杨婵英,以下是她们的经验之谈。
田会子:“橡胶王国”的交换经历,激发我的留学梦想
2015年8月3日,马来西亚标准时间22点11分,“突然对匈牙利有了兴趣,等我吧!”这是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给那一刻留下的痕迹,也是激发我赴匈梦想的开端。那时我在马来西亚的交换生活即将结束,再过短短两个月就要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时间迫使我不得不开始思考我的未来。和所有准大四生一样,我也站到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特岗⋯⋯到底该干什么呢?马来西亚的交换经历、匈牙利宏伟的建筑、欧洲教育的先进性都在鞭策着我,让我想放手一搏,开启自己赴匈的留学生活。
2016年3月到8月,这5个月令我终生难忘。准备纸质材料,中匈网网报,赴京参加展会,省教育厅宣讲会,报考三个院校一轮一轮的面试和笔试,每天收发邮件看专业知识,直到开始办理签证,订购机票,打包行李。这其中最难熬的应属7月份的资料审查和录取工作,由于我是从英语专业跨国际贸易申请,两个学校拒绝我的跨专业,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爸爸让我把手头所有文件给唯一剩下的一个志愿学校发去,最终我比较幸运,以医学驰名海外的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在全球补录了8个人,我就在最后一刻收到了录取通知。热泪在心底奔腾的我对家人说,梦想还是要有的,这不,我实现了。
时光流转,如今我已经毕业,离开了我的母校商洛学院,在学校的那些年,我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不知所措。我想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也许会像当初的我一样。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想告诉你们:首先,你必须拥有自信。你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需要知识的沉淀,经验的积累,时间的打磨。所以你必须静下心,在秦岭大山里的这座小城市里好好学习,努力让自己强大。如果大一大二的你不把时间花费在图书馆里,那么你的大学是不完善的,请务必努力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课外知识。慢慢你会发现,你所塑造的自信会帮助你,在面对任何困难时不再害怕,不再不知所措。
其次,你必须不忘初心,拥有梦想。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得起诱惑,一路向前,朝着自己的既定方向走去,最终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第三,你必须努力去抓住每一个机会,去捕捉对你有用的信息,去积累人脉。
商山莽莽,洛水泱泱。亲爱的母校,你很美好,你赋予了这座大山以灵性,以书香,以远方。你给予我一颗宁静的心,让我得以在这个美丽的小山城里潜心学习;你给予我驶向远方的帆船,让我得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给予我善良聪慧的名师,让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40年循循善诱,40年诲人不倦,时间的玫瑰终会绽放,愿母校绽放芳香,培育一个又一个芬芳的桃李。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的灿烂辉煌,因为有您的存在,我们才能走的更踏实,才能走的更长远。
杨婵英:申请赴匈公派留学的几点体会
2014年的时候有幸作为交换生去马来西亚学习了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对我的影响很大,那是一种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很新鲜也很有挑战力,当地的民俗民风也是一种很不一样的体验。回来以后就一直想着有机会能再出去学习学习,刚好就碰到了这个机会。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第一就是语言。其实在申请人中语言这一块难度是大家公认的,不过我们还能幸运一点,由于之前有交换生的经验,所以语言这一关算是早早就通过了。第二就是申请材料的准备。这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经公证的成绩单、学历学位证、健康证等等,不过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之下这些都顺利克服了。第三就是等待的过程。说实话这是最让人煎熬的环节,我们大概从三月份就开始准备各种材料申请等待,中间经过笔试面试什么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到七月底才出来,中间这么长时间的等待一度让人怀疑自己,不过还好结果还不错。
在申请留学过程中,我主要经验和体会有三点:第一就是过好语言关。无论你申请哪个国家、哪所学校,语言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语言这一块提前做好准备;只要语言过关了你就已经向成功跨出了一步。第二就是大家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不能挂科,平时成绩不能太差,如果想要出国留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要做好准备,不能得过且过。第三就是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比如你要申请研究生,你所申请的学校肯定会考虑到你本科所学的专业,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申请的成功率(就匈牙利互换奖学金项目而言)。
今年是母校建校40周年,在即将出国学习之际,我衷心祝福母校各项事业再创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天扬四海,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远充满生机!
@你好!我是吴鹏飞: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长,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太短,亲爱的母校,你还年轻,如我正当风华正茂。我们共同成长,创造辉煌。
@白天不懂夜的黑:商洛学院,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学校,在校长和全体老师的带领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陕西一流学校,支持商洛。
@那年,花开城下:很幸运自己能遇见商院40周年校庆,谢谢商院给我学习深造的机会。祝愿商院明天越来越好!
@simona:从2006年入校到今天已经十年时光,不知不觉的时光里,经历了许多,如今物是人非,每每回忆曾经的青春岁月都让人感恩在商院的时光!
@武雯:逢母校40年华诞,祝愿母校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新的辉煌!
@紫竹若蓝:今年夏天我们彻底的离开了母校这个地方,但母校这个词会是我们心中永久的记忆,愿母校的未来越来越辉煌!你是我们心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