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年教育梦
文章字数:2,038
★陈富中
岁月多长,太阳晓得;历史多久,文字晓得;大树多高,土地晓得;小河潺潺,引力晓得;商洛师专学子李保东的故事,大家晓得。
李保东系原商洛师专84届中文专业学生,毕业32年来,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担当前行、烈烈正气,他毅然决然的奋斗与跋涉、努力与付出,书写了极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蕴梦、筑梦、成梦、续梦的教育梦。
蕴梦湘河赵川,情洒九百多平方公里
1984年7月,刚满二十岁的李保东,从商洛师专毕业分配到商南县水沟八年制任教,教初三语文,担任班主任。一年后,他出色的业绩传遍了水沟的十里八村。后来担任学校教导干事、教导主任。三年后,李保东调到了原湘河区教育组任业务辅导员,他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身影在湘河区六个乡镇72所学校不停地出现,脚步踏遍了湘河区490余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因思路清、办法多、点子稠,又一次调任湘河初中任教导主任,这是一个攻坚的岗位,教育质量以考取中专为衡量指标的年代,教导主任就是架在火炉上烤的人,重担在肩。他出色的领导才能,吃亏吃苦的为人品格,感染着师生,一年后学校取得骄人的成绩。1991年8月,仅仅工作才七年的李保东被调到赵川区中学任副校长,他整理了行装,携妻将女,踏上离家45公里离县城86公里新的征程,远离了自己的家乡。
命运就是这样的安排。穷国办大教育的时代,集资办学成为热潮,赵川集资办学“五少精神”,在商南视为经验。1988年始,赵川3.4万人民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在赵川区中学矗起第一幢教学楼,这是赵川滔河流域的第一栋砖混结构建筑,也是商南县农村中小学第一栋。在这里,又一次开启了他的教育质量梦。
一年后,李保东调任赵川区教育组任副组长,他站在当年赵川教育的高地上冲锋陷阵,勇吹冲锋号角。在全区570余名教师表彰大会上,滔滔不绝,慷慨陈词,动情晓理,融爱于辞,会中鸦雀无声,讲完掌声雷动;在“普六”中,他硬是步行七天跑遍原梁家坟乡七个村九所学校;在复课中,集中优势兵力,集体复课,查漏补缺,反复强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力促“中等生”上线,敢为人先。六年时光里,赵川487平方公里,49个村319个组67所学校3.4万人民,他始终装在心里。全县每年初中专百名左右,赵川录取三分之一以上,甚或过半,历史记得,考生记得,人民记得。赵川教育霸主地位,那时声震商南。筑梦商南县初中,志成教育品牌十七年
1996年8月,李保东带着信仰,坚定着骨子里的理想信念,踏上了商南县初级中学的舞台中央,成为商南教育千里挑一的焦点人物。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那是一幅什么样的重担?那是一种怎样的抉择?他清楚,他明白,他在尝试;他在不断适应,不断改革,边行边试;他又在不断改革,不断适应,再行再试。借智行智,借智行仁,借智作为,借智行道。他紧紧依靠上级的支持,充分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充分相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于是,信仰发生了奇迹,信任发生了奇迹。
李保东挺直腰板、挺直胸脯、昂起头颅、真诚地担当了起来,教情学情,反反复复,不断研究,不断跟进;他坚持听课评课,查教案查作业,看教师访学生;他苦口婆心,以理服人,以道感人,以德化人。他的情、他的意、他的梦、他的执着、他的坚定与不容质疑,质量是生命线,融入了大家。于是,李保东与他的团队书写了县初中历史的奇迹:
十七年,六千二百多个日夜。李保东与他的班子不懈的、执着的、成才成人梦的追求;他与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南教育史记录;送走了十七个不一样的毕业班;他及他的学校荣膺并保持了商南教育比照考核的无尚荣光;他与他的团队在二十来亩的土地上打造了校建史的辉煌;11000余名学子接受了李保东信仰智慧的洗礼;他宣讲着爱的教育与教育的爱的理论;十七次组织了师生曹营野炊;680余次班子会、全体教职工会,雷打不动,按时召开;150多次开学典礼、其中总结、期末表彰、国旗下讲话,从未应付过;他看着花儿含苞、赏着花儿渐放、醉了花儿次第飘香!满园的学子、满园的花香,他就是那爱的阳光。他用爱蘸着汗水和心血,默默无闻的、持之以恒的、一心一意的、义无反顾的、忠诚自觉地把县初中的教育写成了诗,写进了史。
他是蜡烛,用自己的光亮无私的洒满人间;他是使者,用信仰的力量,坚守唤醒生命、唤醒价值的使命;他是灯塔,定在那儿、守候在那儿,任自由航行者辨认航向!当李保东在商南鹿城中学、县高中开展督导工作时,在读的原县初中看见他的学生们停下脚步,立正齐声高呼“校长好!”,这是怎样的场面,怎样的心情,同行的人惊呆了!什么魅力,什么魔法,这是大写人格力量的自然影响,也是敬生如子敬畏情怀的本真回馈。
续梦督导室,保驾护航新天地
2013年9月,李保东调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他带领大家一道,创建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配合创建了省级教育强县。他带领大家一道:围绕中心,立足本职,为教育发展服务;查安全,抓保学;抓队伍,勤执法;提建议,促公平;保质量,提水平。
有老同事问他,54岁了马上二线,还这么拼命。而他却坦然的说道:“一个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精神就是信念和信仰!
(作者系83届毕业生,现为商南县招生办工作人员)
岁月多长,太阳晓得;历史多久,文字晓得;大树多高,土地晓得;小河潺潺,引力晓得;商洛师专学子李保东的故事,大家晓得。
李保东系原商洛师专84届中文专业学生,毕业32年来,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担当前行、烈烈正气,他毅然决然的奋斗与跋涉、努力与付出,书写了极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蕴梦、筑梦、成梦、续梦的教育梦。
蕴梦湘河赵川,情洒九百多平方公里
1984年7月,刚满二十岁的李保东,从商洛师专毕业分配到商南县水沟八年制任教,教初三语文,担任班主任。一年后,他出色的业绩传遍了水沟的十里八村。后来担任学校教导干事、教导主任。三年后,李保东调到了原湘河区教育组任业务辅导员,他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身影在湘河区六个乡镇72所学校不停地出现,脚步踏遍了湘河区490余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因思路清、办法多、点子稠,又一次调任湘河初中任教导主任,这是一个攻坚的岗位,教育质量以考取中专为衡量指标的年代,教导主任就是架在火炉上烤的人,重担在肩。他出色的领导才能,吃亏吃苦的为人品格,感染着师生,一年后学校取得骄人的成绩。1991年8月,仅仅工作才七年的李保东被调到赵川区中学任副校长,他整理了行装,携妻将女,踏上离家45公里离县城86公里新的征程,远离了自己的家乡。
命运就是这样的安排。穷国办大教育的时代,集资办学成为热潮,赵川集资办学“五少精神”,在商南视为经验。1988年始,赵川3.4万人民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在赵川区中学矗起第一幢教学楼,这是赵川滔河流域的第一栋砖混结构建筑,也是商南县农村中小学第一栋。在这里,又一次开启了他的教育质量梦。
一年后,李保东调任赵川区教育组任副组长,他站在当年赵川教育的高地上冲锋陷阵,勇吹冲锋号角。在全区570余名教师表彰大会上,滔滔不绝,慷慨陈词,动情晓理,融爱于辞,会中鸦雀无声,讲完掌声雷动;在“普六”中,他硬是步行七天跑遍原梁家坟乡七个村九所学校;在复课中,集中优势兵力,集体复课,查漏补缺,反复强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力促“中等生”上线,敢为人先。六年时光里,赵川487平方公里,49个村319个组67所学校3.4万人民,他始终装在心里。全县每年初中专百名左右,赵川录取三分之一以上,甚或过半,历史记得,考生记得,人民记得。赵川教育霸主地位,那时声震商南。筑梦商南县初中,志成教育品牌十七年
1996年8月,李保东带着信仰,坚定着骨子里的理想信念,踏上了商南县初级中学的舞台中央,成为商南教育千里挑一的焦点人物。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那是一幅什么样的重担?那是一种怎样的抉择?他清楚,他明白,他在尝试;他在不断适应,不断改革,边行边试;他又在不断改革,不断适应,再行再试。借智行智,借智行仁,借智作为,借智行道。他紧紧依靠上级的支持,充分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充分相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于是,信仰发生了奇迹,信任发生了奇迹。
李保东挺直腰板、挺直胸脯、昂起头颅、真诚地担当了起来,教情学情,反反复复,不断研究,不断跟进;他坚持听课评课,查教案查作业,看教师访学生;他苦口婆心,以理服人,以道感人,以德化人。他的情、他的意、他的梦、他的执着、他的坚定与不容质疑,质量是生命线,融入了大家。于是,李保东与他的团队书写了县初中历史的奇迹:
十七年,六千二百多个日夜。李保东与他的班子不懈的、执着的、成才成人梦的追求;他与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南教育史记录;送走了十七个不一样的毕业班;他及他的学校荣膺并保持了商南教育比照考核的无尚荣光;他与他的团队在二十来亩的土地上打造了校建史的辉煌;11000余名学子接受了李保东信仰智慧的洗礼;他宣讲着爱的教育与教育的爱的理论;十七次组织了师生曹营野炊;680余次班子会、全体教职工会,雷打不动,按时召开;150多次开学典礼、其中总结、期末表彰、国旗下讲话,从未应付过;他看着花儿含苞、赏着花儿渐放、醉了花儿次第飘香!满园的学子、满园的花香,他就是那爱的阳光。他用爱蘸着汗水和心血,默默无闻的、持之以恒的、一心一意的、义无反顾的、忠诚自觉地把县初中的教育写成了诗,写进了史。
他是蜡烛,用自己的光亮无私的洒满人间;他是使者,用信仰的力量,坚守唤醒生命、唤醒价值的使命;他是灯塔,定在那儿、守候在那儿,任自由航行者辨认航向!当李保东在商南鹿城中学、县高中开展督导工作时,在读的原县初中看见他的学生们停下脚步,立正齐声高呼“校长好!”,这是怎样的场面,怎样的心情,同行的人惊呆了!什么魅力,什么魔法,这是大写人格力量的自然影响,也是敬生如子敬畏情怀的本真回馈。
续梦督导室,保驾护航新天地
2013年9月,李保东调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他带领大家一道,创建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配合创建了省级教育强县。他带领大家一道:围绕中心,立足本职,为教育发展服务;查安全,抓保学;抓队伍,勤执法;提建议,促公平;保质量,提水平。
有老同事问他,54岁了马上二线,还这么拼命。而他却坦然的说道:“一个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精神就是信念和信仰!
(作者系83届毕业生,现为商南县招生办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