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听话
文章字数:919

 
                                                                                             ★ 郭英勇
    听话,本意是指人际之间的言语交流活动。当把这种活动引申为人的一种素养时,便成为职场中对一名好员工的判断标准之一。
    对于语言的接受者而言,听话有三重意思:一是一种礼貌态度,表示尊重对方;二是一种组织行为——服从;三是一种文化素养,即听得明白。听懂话代表水平,只有听懂才能更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执行起来不浪费精力和资源。
    对于语言的发布者而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按理说越简洁明快表达清楚意思,让听者明白就行,要让人听懂话,说话的人也要说清楚,这也是水平。
    但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就是说不清楚,有些人就是听不明白。有的人因没想清楚而急于表达词不达意,有的人因有顾虑吞吞吐吐,有的人因紧张慌乱口不择言,这些都不算什么,想清楚了,顾虑消除了,不害怕了就能说清楚了。但有些时候是真说不清楚,如不懂装懂、一知半解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还有的人目的不纯言语不清不知所云让人难理解,有的人自视高深把简单的事故意复杂化,有时我真不明白这样累不累,讲得累,听话的人更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听不明白好办:一要多想讲话人讲话的出发点,多问为什么就能听懂;二要想讲话人讲的话是否与己相干,不相干就不要想太多;最难的是笫三点听不明白而又必须明白,这就要下功夫学习并多请教高人了。
    听话要有前提,也就是看听谁的话,听不同的人的话方法态度是不同的,听得进去取决于听话人的水平和素质。素质好的人善于从说话人的话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己,也爱找有水平的人谈话,特别是善听不同意见者的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之于李世民才有贞观之治。要多听诤言、谏言,才能使说话人有权威,同样才能让应该听话的人真正听话。素质差的人在听别人话的时候总是不耐烦,爱听奉称的话,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别人的话,听不得反面意见,久而久之身边少了诤友,自己也着上了皇帝的新装。
    听党和人民的话,那是忠诚,必须不折不扣,全心全意,要真信真听真明白;听父母长辈的话,那是孝顺,孝以顺为前提,要乐其心,不违其志。听先贤的话就是读书,需要专心、制心,记住先哲的那一句叮咛;听领导的话那是每个下属职责所在,需要认真领悟和服从,同时需要主见和分析,才能在工作中创造性执行并化为生产力。
    (作者系校友工作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