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拓 立德育人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生工作回顾
文章字数:3,482


    
    自2012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学生工作紧密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建立以校党委为总揽、学工部为主导、学院党总支为主管、辅导员为主力、班主任为重要补充的学生工作机制,形成“校院双管,以院为主”的学生工作运行体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有序,学生思想品德表现良好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特殊学生群体帮扶、网络舆情监控”相结合的平台;努力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学工队伍的人文关怀、行政部门的管理育人与教学院部的教书育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四个有机结合。开展法制安全、文明行为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志愿公益活动与主题思想教育,使学生在主流价值的引导与感召下,踊跃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积极参加西部计划、从医从教、特岗教师的选拔与招聘。近五年来,全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平均指数为80.45分,考取从医从教、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数年均增长率21.70%,先后评选出先进班集体129个、优秀学生干部1414人(次)、三好学生1530人(次)、优秀毕业生482人(次),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二、学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学生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创建五个服务育人平台、制定五项学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修订出台《商洛学院院级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以“三早一晚”活动为抓手,逐年推行党总支书记、二级学院副院长、二级学院院长兼任班主任带班晨读的“学风示范”工作。学生早操、晚自习、课堂出勤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学生违纪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本科生考研通过率稳定在14%左右,多个专业考研达线率超过30%,连年来涌现出5个考研“学霸宿舍”;踊跃参加国(境)内外校际间交流,先后有数百名学生赴浙江万里学院,台湾南开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换学习。6名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外语作大会交流,4名毕业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推荐,赴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另有2名毕业生考取国外大学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做法多次被《中国教育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报道。
    三、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育人合力充分夯实
    制定出台《商洛学院辅导员管理办法》《商洛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每年制定人才引进专项计划,确保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全面参与中省各项辅导员技能培训,全力支持辅导员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的提高。每年组织开展学生工作论文研究评选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设立校级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建立专职辅导员合理流动机制。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截至目前,我校共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49人,兼职班主任291人。辅导员队伍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2人,有3人(次)获得省级优秀辅导员、8人(次)在全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奖,3人(次)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51人(次)参加中省专项培训,19人取得国家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辅导员申报省级学生工作课题13项。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资助工作体系完备,资助育人成果初显
    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商洛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实施办法(试行)》等奖助制度,建立健全四级资助工作体制,全面形成“奖、助、贷、补、减、勤、医”七位一体的资助服务体系。学校按照政策要求在中国银行设立“济困助学专户”,实现对资助资金的规范管理。按照“建档优先、应助尽助”的原则,不落下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认真争取中省资金的基础上,先后与5家企业签订爱心助学协议,设立“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商洛邮政“鸿雁爱心”助学金、商洛电信“天翼”助学金、商洛联通“沃校园”助学金、森弗爱心奖(助)学金,共计资助困难学生810人次,资助金额166万元。学校资助工作的经验分别被省教育厅网站、中国教育报专门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健全,咨询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生处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配备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19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二级学院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心育导师、心理辅导员,逐班配备班级心理委员。积极探索“1234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教学、咨询服务、调查研究、教育活动、预防干预“五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相关问题,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了100%。开设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心理测评参与1.2万余人(次),个体咨询接待380余人(次),危机干预近40人(次)。探索性组织开展5·25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先后有4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获得省级立项,4项获得学校教改立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获得陕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评选优秀奖1项、全省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4篇、荣获“陕西省十大先进心理服务机构”荣誉称号,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经验多次在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报道。
    六、国防教育工作严谨扎实,入伍预征工作开展得力
    五年来共组织和指导1200余名入伍预征学生参加网上报名、体格检查、政治审核、定兵起运等环节工作,先后有290余名学生光荣入伍参军、19名学生顺利考取直招士官,圆满完成辖区武装行政部门下达的任务。入伍学生人数年均增长41.22%,入伍学生学费资助金额年均增长率40.38%,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陆军第77集团军保障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合作单位教官团来校,编制训练计划,承担我校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五年来先后为14500多名新生开展军训工作。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制定《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并遴选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开设该课程;支持学生创建军事爱好者协会,并由部门教师担任社团指导;配合市、区武装行政部门做好学校国防潜力动员调查及上报工作,并组建网络攻防民兵分队。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省军区、商洛军分区、商州区武装部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各项理论研讨、技能拓展;邀请校外专家举办9场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入伍预征政策宣讲,开展11场主题交流活动,国防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特色鲜明的局面。
    七、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兼备,用人单位口碑良好
    先后制定完善《商洛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奖励规定》等制度,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服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识课程,大力开展执业准入帮扶,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特聘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专家,建立就业创业兼职导师制,开展毕业生就业政策宣讲和经验分享活动;充分依靠奖励杠杆,积极开展“走出去”战略,在天津滨海新区、宁波北仑区、新疆和田地区等地区及广州建国人才公司、福建闽江人才市场、新疆建设兵团、陕西交通建设集团等单位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积极联系省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资源,举办多场综合招聘会;积极开拓多元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通过考研升学、应征入伍、特岗计划、报考公务员、参与“西部计划”等方式实现就业;加大对精准资助对象的工作力度,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申请、核发一次性求职补贴。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综合就业率保持90%以上。
    八、部门日常管理规范有序,工作风气务实高效
    制定印发《商洛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商洛学院院级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组建帮扶团队,为特殊学生进行分类建档,实施有效干预。做好开学、离校、重要节假日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状态数据采集、高等教育数据采集及两学期学风建设量化10项指标的统计、学生的思想品德鉴定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举办学生工作面对面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良好局面;先后编印工作要点和交流材料18种;顺利完成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工作;指导处理违纪学生68人次;组织开展毕业生教师资格证申报办理及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报到与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家校共建,师生紧密配合、群策群力群防,对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实现学生工作恶性事件零发生。
    学生的顺利成长关系到万千家庭的期待。学生处未来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创新理念为先驱,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发力点,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引领学生长远发展为落脚点,切实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咨询、服务和引导,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