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雪中迎接“新人生”的“第一天”
文章字数:1,306
★潘靖壬
2018年1月24日,天空倏忽飘起鹅毛般的大雪。七点一刻,头顶的那片星辰突现微光,照亮了早起为生活奔波的行人。在被雪花惊扰脸庞的清晨,塞着耳机,吃一碗米线,在大雪中迎接“新人生”的“第一天”。
这一年多来,为了工作,已经耗尽了生活中所有的氧气,也走遍了脚下每一步该走的“大道”。当然,亦褪去了年轻人本该有的色彩,愈发老态龙钟,现下的生活也越来越固定化、模式化。突如其来的这份“惊喜”,打破了即将而立之年的所有计划以及目前生活的片刻宁静。对于沉浸于文学的人而言,情感的丰沛与多变是稀松平常的事。但不知怎地,这几年变得愈发“无情”、格外“冷酷”,一个人可以24小时不与任何人交谈,这俨然已成为生活里的一种常态。然而,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却经常被那光怪陆离、虚幻交织的光影瞬间搞得痛哭流涕;半夜时分,躲在房子看那没有任何“营养”的综艺节目也会酣畅淋漓地放声大笑。
中午回家吃饭,父母像观看西洋景一样围坐在我的身边,东一句西一句,絮絮叨叨,询问我第一天上班的感觉如何,与同事相处得如何,领导布置的任务能不能如期完成,等等。我像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耐心地为父母“答疑解惑”。午饭席间,看到了父亲久违的笑容,也看到了母亲面庞微微上扬的骄傲。是啊!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操劳、打拼的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子女有一个光明磊落的前程和温馨和睦的“小家”。“不孝子”而今,业”则以“立”,接下来,该让父母操心的便是“何以为家”?时至今时,方才知晓为人父母的不易。好后悔往昔时日里在父母面前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生活中的细节与父母大声争吵,就是为了一顿不可口的饭菜摔门走人,要么就是为了多给几百元钱与父母“据理力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偶尔也会给父母使使小性子,偶尔也会刻意的与父母“形如陌路”,都是因为自己那一丁点可笑、渺小的私心私利得不到满足而与父母“抗争到底”。
回望来时的行路,我是多么令人“可耻”的为人子,似乎我想要的即是父母理所应当的给予,我不想要的父母也休想强加给我。每当父母抓住与我每日相处不多的时光,对我的为人处世、生活细节、作息规律、饮食习惯谆谆教诲时,我总是不羁、高傲地“俯视”他们,大声宣告:“我就是我。这是我的人生,请不要对我指手画脚。按你们已经老旧、腐朽的价值观念、世界认知规划我尚未开始的大好人生。”可是又有谁,能在你入职工作的前一夜,从穿着、言谈、举止、礼貌等等,事无巨细地一一向你叮嘱;可是又有谁,能在你半夜蹬开被角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你“加冕”;可是又有谁,能在你酩酊大醉后,守在你身边不辞辛苦地“侍奉”你入睡。
这个世界,无论你是何种肤色,无论你是哪种信仰,无论你是什么国籍,唯有父母的爱是“大爱”,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不尽然如此,还有那些个亲人、师长、好友,对你的爱亦是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的。
这一路,摸爬滚打至今,要感念的人太多太多,以至这苍白无力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惟愿今后的人生,康健同康健,富贵同富贵,悲凉同悲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呼吸,同一种命运!最后,轻轻浅浅地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含辛茹苦拉扯我长大成人,而今,该是儿子用行动回报你们的时候了!”
(作者系我校2014届毕业生)
2018年1月24日,天空倏忽飘起鹅毛般的大雪。七点一刻,头顶的那片星辰突现微光,照亮了早起为生活奔波的行人。在被雪花惊扰脸庞的清晨,塞着耳机,吃一碗米线,在大雪中迎接“新人生”的“第一天”。
这一年多来,为了工作,已经耗尽了生活中所有的氧气,也走遍了脚下每一步该走的“大道”。当然,亦褪去了年轻人本该有的色彩,愈发老态龙钟,现下的生活也越来越固定化、模式化。突如其来的这份“惊喜”,打破了即将而立之年的所有计划以及目前生活的片刻宁静。对于沉浸于文学的人而言,情感的丰沛与多变是稀松平常的事。但不知怎地,这几年变得愈发“无情”、格外“冷酷”,一个人可以24小时不与任何人交谈,这俨然已成为生活里的一种常态。然而,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却经常被那光怪陆离、虚幻交织的光影瞬间搞得痛哭流涕;半夜时分,躲在房子看那没有任何“营养”的综艺节目也会酣畅淋漓地放声大笑。
中午回家吃饭,父母像观看西洋景一样围坐在我的身边,东一句西一句,絮絮叨叨,询问我第一天上班的感觉如何,与同事相处得如何,领导布置的任务能不能如期完成,等等。我像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耐心地为父母“答疑解惑”。午饭席间,看到了父亲久违的笑容,也看到了母亲面庞微微上扬的骄傲。是啊!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操劳、打拼的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子女有一个光明磊落的前程和温馨和睦的“小家”。“不孝子”而今,业”则以“立”,接下来,该让父母操心的便是“何以为家”?时至今时,方才知晓为人父母的不易。好后悔往昔时日里在父母面前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生活中的细节与父母大声争吵,就是为了一顿不可口的饭菜摔门走人,要么就是为了多给几百元钱与父母“据理力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偶尔也会给父母使使小性子,偶尔也会刻意的与父母“形如陌路”,都是因为自己那一丁点可笑、渺小的私心私利得不到满足而与父母“抗争到底”。
回望来时的行路,我是多么令人“可耻”的为人子,似乎我想要的即是父母理所应当的给予,我不想要的父母也休想强加给我。每当父母抓住与我每日相处不多的时光,对我的为人处世、生活细节、作息规律、饮食习惯谆谆教诲时,我总是不羁、高傲地“俯视”他们,大声宣告:“我就是我。这是我的人生,请不要对我指手画脚。按你们已经老旧、腐朽的价值观念、世界认知规划我尚未开始的大好人生。”可是又有谁,能在你入职工作的前一夜,从穿着、言谈、举止、礼貌等等,事无巨细地一一向你叮嘱;可是又有谁,能在你半夜蹬开被角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你“加冕”;可是又有谁,能在你酩酊大醉后,守在你身边不辞辛苦地“侍奉”你入睡。
这个世界,无论你是何种肤色,无论你是哪种信仰,无论你是什么国籍,唯有父母的爱是“大爱”,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不尽然如此,还有那些个亲人、师长、好友,对你的爱亦是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的。
这一路,摸爬滚打至今,要感念的人太多太多,以至这苍白无力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惟愿今后的人生,康健同康健,富贵同富贵,悲凉同悲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呼吸,同一种命运!最后,轻轻浅浅地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含辛茹苦拉扯我长大成人,而今,该是儿子用行动回报你们的时候了!”
(作者系我校2014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