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团辅式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初探
文章字数:1,381
★李馥利 金敏
团体心理辅导是同质的团体成员在团体咨询员的带领下,根据特定目标(发展性目标、封闭式目标)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精心设计的活动与人际互动,通过相互启发诱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逐步认识、探索和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一种助人的技术和方法。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实现,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其时效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性,为培养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具体实施办法,是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的大胆创新。其具体应用原则和领域如下:
一、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原则
1.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必须符合既定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既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际互动和心理引导,也要注意在活 动前后红色文化教育的分享和态度引导,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互相助力、共同发展。2.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心理团辅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心理团辅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贴近学生自己实际的切身活动体验学习某些态度和观念,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三贴近原则,比起传统的以单向灌输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被动方式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触动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入更稳固更长久。
3.围绕具体明确的目标展开。团体心理辅导在具体活动开展中应注意时刻围绕活动主题,对成员之间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和应对方案,在关键时刻适时引导,将整个活动的重点内容和高潮点落脚于团辅活动中最终目标。
二、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领域
1.大学生成长问题辅导。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属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增强心理健康素质,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挖掘自我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逐渐成为自我和谐、适应社会和充满动力的社会人。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鲜明的积极价值观导向,这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团体心理辅导所需要的积极价值取向相契合。
2.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来源于压力处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中革命先烈、优秀模范的先进事迹、大无畏革命精神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式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心理学会如何调节应对压力,如何以积极坚强乐观的心态去承受痛苦和面对挫折,如何以真诚无私坦然的心态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和谐,从根源上杜绝心理问题的产生。
3.特殊群体辅导。高校特殊群体一般指的是生理、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因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恋爱受挫、沉迷网络等原因呈现不良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对于此类学生可采用封闭式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积极价值导向作用开展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通过革命先烈大无畏革命精神先进事迹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坚强面对身体家庭的残缺,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认知,不断努力改变学业困难问题行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系我校建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教师)
团体心理辅导是同质的团体成员在团体咨询员的带领下,根据特定目标(发展性目标、封闭式目标)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精心设计的活动与人际互动,通过相互启发诱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逐步认识、探索和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一种助人的技术和方法。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实现,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其时效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性,为培养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具体实施办法,是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的大胆创新。其具体应用原则和领域如下:
一、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原则
1.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必须符合既定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既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际互动和心理引导,也要注意在活 动前后红色文化教育的分享和态度引导,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互相助力、共同发展。2.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心理团辅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心理团辅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贴近学生自己实际的切身活动体验学习某些态度和观念,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三贴近原则,比起传统的以单向灌输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被动方式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触动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入更稳固更长久。
3.围绕具体明确的目标展开。团体心理辅导在具体活动开展中应注意时刻围绕活动主题,对成员之间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和应对方案,在关键时刻适时引导,将整个活动的重点内容和高潮点落脚于团辅活动中最终目标。
二、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领域
1.大学生成长问题辅导。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属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增强心理健康素质,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挖掘自我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逐渐成为自我和谐、适应社会和充满动力的社会人。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鲜明的积极价值观导向,这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团体心理辅导所需要的积极价值取向相契合。
2.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来源于压力处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中革命先烈、优秀模范的先进事迹、大无畏革命精神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式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心理学会如何调节应对压力,如何以积极坚强乐观的心态去承受痛苦和面对挫折,如何以真诚无私坦然的心态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和谐,从根源上杜绝心理问题的产生。
3.特殊群体辅导。高校特殊群体一般指的是生理、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因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恋爱受挫、沉迷网络等原因呈现不良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对于此类学生可采用封闭式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积极价值导向作用开展心理团辅式红色文化教育,通过革命先烈大无畏革命精神先进事迹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坚强面对身体家庭的残缺,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认知,不断努力改变学业困难问题行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系我校建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