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内外兼修
——教师礼仪的小细节
文章字数:3,115


 

                                                                                           ★刘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往今来,无数精英以“修身晋德”“以文化人”为人生追求,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韩愈“传道授业解惑”……他们以君子的品格、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后辈纷纷“起而效学”——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血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把“教师”二字进行拆分,可以看出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品德、思辨、价值的引领者。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毁誉在兹,知书亦须达礼,才高亦要身正,内外兼修才能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神圣教育使命。
    孔子在《礼记·曲礼》中提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道德仁义,没有礼仪就不能体现出来;教育训导,没有礼仪就不够完整。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则是礼仪的内在灵魂。只有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和谐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的师德修养、风度气质、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品德修养的树立不仅影响着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内正其心,尊重为本
    “尊敬之心,礼也。”尊敬,是礼仪的核心,教师的尊敬之心,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对学生的真心付出,对同事的包容理解,对生活的乐观热情,等等。
    (一)换位思考
    教学活动不是在工厂车间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商品,而是一种思想的对话和交流活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把握教育的本质,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思考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喜欢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思考什么样的表述方式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选择对学生有用的、有宽度、有深度的知识内容,全面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真心付出
    世间一切,都是一种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学生遇见一位老师,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面对讲台,心怀敬畏,潜心钻研,用心储备,精心准备,倾心付出,把每一节课当做与学生的一次相遇,甚至是一份送给学生的礼物,尽己之力,以文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发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二、外正其容,仪表得体
    心理学将第一印象称作“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初次接触某人、某物、某事时所产生的即刻印象。第一印象一般在最初30秒左右完成,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优雅仪态,精心雕刻,作为教师,初次亮相”能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和评价,包括服饰、仪容、表情、举止、语言,等等。
    (一)服饰
    心理学家指出,第一印象有90%来自服饰信息。“你就是你所穿的”,服饰包括服装和配饰,服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品味。服饰礼仪遵循“TPO-R原则”,即服饰要符合时间、地点、场合、角色要求。学校是公务场合,教师服饰应体现“简洁“庄重”“端庄”,简洁”即少而精、干净,庄重”端庄”即正式、不杂、不乱、不过分暴露、不过分紧身、不过分透视、不过分短小等。
    1.女教师:正式场合穿套装、套裙,日常教育教学场合穿非套装,体现亲切,但不可过分随意。女教师正式场合裙服有四大禁忌:一是不能穿凉鞋,应穿船鞋,鞋跟3至5厘米左右;二是不能光腿不穿袜子,应穿肉色丝袜;三是不能穿短袜,应穿连裤袜;四是不能穿皮裙。2.男教师:西服、衬衫、夹克衫等。西装男教师:西服、衬衫、夹克衫等。西装遵循“三个三”:三色原则”即衣服颜色不超过三种;三一定律”即皮鞋、皮带、公文包颜色统一;三大禁忌”即袖口标签没有拆,穿风衣、毛衣、夹克衫等休闲装打领带,深色西装配白色袜子。西装扣子扣法,双排扣西装扣子全扣,单排扣西装最下面一粒扣子不要扣。男士皮鞋通常应为深色、硬底、素面、三接头系带皮鞋,以黑色最为正式。西装长度应为袖长至手腕、衣长至虎口、裤长至脚面。(二)仪容
    “仪容修饰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尊重。”女教师容貌端庄,男教师干净清爽,良好的教师形象会让学生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产生愉悦的心情。
    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儒士有九容,君子有九思。“儒士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
    1援女教师化妆原则:淡雅、简洁、庄重、避短、适度。2援男教师面部清洁要彻底,头发前不附男教师面部清洁要彻底,头发前不附额、侧不掩耳、背不及领,头发清爽无异味、无异物。
    (三)表情
    微笑是人类最赋魅力的语言,要做善于微笑的教师。教师自身就是教学的直观“教具”,面带笑容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和蔼可亲的感觉,能够营造出舒适、宽松的课堂气氛,同时也是阳光心态的外在表现,是在紧张教学中放松心情的好方法。真正的微笑是眼笑、嘴笑、心笑,三笑合一”。
    (四)举止
    得体的举止可以让教师更加优雅、自信。
    1.雅观得体的手势语:请学生回答问题时,伸出手臂,掌心朝上。双手递物。引导、指示时,采用侧摆式手势,将右手或左手从体侧或体前轻轻抬起,掌心朝向侧前方,四指并拢,拇指略分开,指向目标方。
    2.挺直如松的站姿:头端、肩平、胸挺、腹收、身正、腿直、手垂。避免双腿分开过大、小动作太多、手位脚位不恰当、弯腰含胸、肩部歪斜、随便倚靠它物等。3.文雅端庄的坐姿:男教师坐下时可以文雅端庄的坐姿:男教师坐下时可以将双膝略打开,或略内收,女教师坐下时双膝要并拢,手交叠着放在腿面上。
    4.从容稳直的行姿:女教师步位要形成一条直线,男教师步位要形成两条平行线,不要出现“内八字”或“外八字”。
    三、善于表达,字字珠玑
    (一)与学生有效沟通
    1.肯定、赞美学生的优点,做到及时、具体、恰如其分,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将否定句巧妙转换为肯定句,建立学生自信心。降低指令性语言的对抗性,采用道歉式、商量式语言。3.善于采用开放式提问方法,而不是封善于采用开放式提问方法,而不是封闭式提问方法。
    4.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倾心聆听。
    (二)课堂语言表达
    面带微笑,语调上扬充满热情,声音洪亮、圆润、柔和,语速恰当,赋有节奏。
    (三)与同事和谐相处:
    1.理解对方是基础。对同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示理解,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帮助其解决问题。
    2.积极配合,团队协作。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沟通交流,分享经验,配合协作形成合力。
    3.尊重同事隐私。不问收入、婚否、学历、病史等。4.培养乐观心态。善于从积极、客观的培养乐观心态。善于从积极、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
    5.虚心求教,空杯心态”。善于发现并肯定同事的优点,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不骄傲自满。
    龙山晓日红,丹江柳色青。商洛学院是镶嵌于商洛大地上的一张金色名片,是飘扬在丹江河畔上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更多的商洛学院人有尊严有风范地生活在商洛这片大地上!”这是每一位师生的“商洛学院梦”,也是我们每一个商洛学院人的“人生梦”。彬彬有礼在校园,用礼仪守护有尊严的生命,与礼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一位“筑梦人”都以君子风范,影响着更多的学生,同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