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之朝天门码头
文章字数:1,124
提起重庆, 大家脑海中闪过的一般都是火锅、美女和山城,但真正打动我的却是她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景。 我的旅程才短短几天,只能从一些人文古迹中串起这个城市的文化脉络, 从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中展现出我对这座城市的认识。 朝天门码头就是旅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站。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数百年来, 朝天门码头亲历了若干王朝兴衰。 每到改朝换代之际这里便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蒙哥汗曾在这里殒命,张献忠在此大肆屠戮, 天下纷乱与江山一统都是从这里开始。 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成就了巴渝人民的铮铮铁骨和坚强不屈。 这座屹立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也曾是抵抗日寇侵略的中流砥柱。 八十年多前,数十万的难民从各地逃到这里,重庆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在那炮火连天的八年里,给
他们提供了庇护和慰藉。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大家敲锣打鼓、狂欢庆祝,郁积在心中多年的辛酸和苦楚随着眼泪尽情宣泄。 短短几天之内, 数十万人再次集聚在朝天门码头,与这座城市挥手告别,踏上回乡的归程。 回望码头上的石阶和门洞,早已泪眼婆娑。 这座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平和, 犹如一位饱经岁月磨砺的长者,静静地给后人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
作为重庆古城的东大门,朝天门是重庆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巴蜀儿女和故乡挥手道别的地方,还是入蜀之人上岸寻梦的起点,当然也是我重庆之旅的起点。 我乘坐火车抵达重庆北站, 再乘地铁到达小什字,在高耸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寻找通往朝天门码头的捷径。 码头附近正在建设摩天大楼,到处都是围栏和防护网,原本通畅的大道被分割成七扭八拐。我在工地的间隙中钻进钻出,费了好大劲才来到期盼已久的朝天门码头。两岸密布的超高层建筑闯进我的视野,在这些钢筋巨人的围堵之下,长江与嘉陵江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奈。 站在码头上看着两股浑浊的江水合流, 我实在很难将雄浑、大气、磅礴等字眼同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
朝天门码头上的门洞和石阶仍在,却已经被摩天大楼挤在了时代的角落里。朝天门广场无疑是一座空中花园。城市的高速发展让这里寸土寸金,怎么会有多余的土地来安放历史的沧桑?聪明的人们在楼顶上辟出了一方空地,给多愁善感之人提供了凭吊历史的祭坛。 我坐石阶上,想重拾朝天门码头的过往,听几声轮船浑厚的汽笛,然而传入耳朵的却是工地的敲击声和切割机刺耳的噪音。 我在码头坐了许久,看着浑浊的江水发呆。 当年重庆不过数十万人,现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时代发展至此,自然一切都要做出改变,朝天门码头同样也要妥协。社会终究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服务,历史和过往也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和点缀。 只是在低头前行的时候,偶尔回头看一看,再抬头,似乎前面的路更宽敞些了。
(作者系我校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数百年来, 朝天门码头亲历了若干王朝兴衰。 每到改朝换代之际这里便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蒙哥汗曾在这里殒命,张献忠在此大肆屠戮, 天下纷乱与江山一统都是从这里开始。 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成就了巴渝人民的铮铮铁骨和坚强不屈。 这座屹立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也曾是抵抗日寇侵略的中流砥柱。 八十年多前,数十万的难民从各地逃到这里,重庆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在那炮火连天的八年里,给
他们提供了庇护和慰藉。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大家敲锣打鼓、狂欢庆祝,郁积在心中多年的辛酸和苦楚随着眼泪尽情宣泄。 短短几天之内, 数十万人再次集聚在朝天门码头,与这座城市挥手告别,踏上回乡的归程。 回望码头上的石阶和门洞,早已泪眼婆娑。 这座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平和, 犹如一位饱经岁月磨砺的长者,静静地给后人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
作为重庆古城的东大门,朝天门是重庆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巴蜀儿女和故乡挥手道别的地方,还是入蜀之人上岸寻梦的起点,当然也是我重庆之旅的起点。 我乘坐火车抵达重庆北站, 再乘地铁到达小什字,在高耸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寻找通往朝天门码头的捷径。 码头附近正在建设摩天大楼,到处都是围栏和防护网,原本通畅的大道被分割成七扭八拐。我在工地的间隙中钻进钻出,费了好大劲才来到期盼已久的朝天门码头。两岸密布的超高层建筑闯进我的视野,在这些钢筋巨人的围堵之下,长江与嘉陵江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奈。 站在码头上看着两股浑浊的江水合流, 我实在很难将雄浑、大气、磅礴等字眼同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
朝天门码头上的门洞和石阶仍在,却已经被摩天大楼挤在了时代的角落里。朝天门广场无疑是一座空中花园。城市的高速发展让这里寸土寸金,怎么会有多余的土地来安放历史的沧桑?聪明的人们在楼顶上辟出了一方空地,给多愁善感之人提供了凭吊历史的祭坛。 我坐石阶上,想重拾朝天门码头的过往,听几声轮船浑厚的汽笛,然而传入耳朵的却是工地的敲击声和切割机刺耳的噪音。 我在码头坐了许久,看着浑浊的江水发呆。 当年重庆不过数十万人,现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时代发展至此,自然一切都要做出改变,朝天门码头同样也要妥协。社会终究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服务,历史和过往也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和点缀。 只是在低头前行的时候,偶尔回头看一看,再抬头,似乎前面的路更宽敞些了。
(作者系我校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