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带着创作争议和个性从商州走向世界
——— 专访陕西师范大学李继凯教授
文章字数:2,316

        ★策划 王鹏举 刘雪 记者 刘雪(上接第3版)
  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进行研讨。这既是文学的盛会,也显示了商洛地区对文学的热情,对理想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改变的渴望,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面貌,让我对它印象越来越好。
  记者:谢谢老师的肯定。 能否请老师结合一下贾平凹先生的作品,谈一谈在国际文学上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张光芒:贾平凹的创作特别多,但有一个特点,自从他45年以前走向文坛一直到现在,他始终保持几个同步,一个是始终与我们生活的变化同步,他的眼光、生活体验、思想敏锐度,都与生活一同改变。另一个是贾平凹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以及背景趋势有非常准确的判断,也亲自投身其中。还有一点我认为是他的思想和生命观念始终在自我更新, 始终在寻求一种更富有现代性、个人特色和地方特色并与之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他的写作从世界文坛上来说,为世界文学的格局提供了一个地方性的路径,通过地方写作,如何进入人类新视野;通过地方写作,如何写人类自我改变的能力;通过地方路径,开拓探索人的精神,探索人的生死观念,探索社会的发展,寻找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形式。我想,从国际文学上来说,他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一种地位。
  记者:贾平凹先生作品中的感情多是细腻而又深沉的,那么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想理解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张光芒:现在的大学生都是05后,读贾平凹的作品,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从生活经验上来说,会有一种错位。 当你在阅读体会贾平凹作品的时候, 首先把它还原到文化当代史的进程中。一旦当你回到他进行文学生产的现场,它的超前性、预言性、象征性、敏锐感你就能找到了,你就会发现一个作家的成功,他靠的是如何与这个时代互动,用他审美的创造和这个时代的思潮产生互动,在互动当中奠定他自己的存在。 即使在当时不被人理解,但是在未来也会被人理解。
  他的很多近作都是一种在直接记录的基础上,对现实主义的反映,对现实性的思考,再进行终极追问,超越性的思考和建构。 如果在前两个方面你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再理解贾平凹也就没有困难了。
  李继凯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书法文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东亚汉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记者:李老师您好,我了解到您的祖籍是在江苏, 但是后来一直是在陕西工作、生活,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陕西文学的呢?
  李继凯:我跟陕西结缘应该是1983年,我考研究生。这边有个老师招的是鲁迅研究方向, 我本科的时候就喜欢读鲁迅, 后来上研究生主要是做的是乡土文学——— 鲁迅矛盾农村题材创作比较论,研究这一块儿, 所以对乡村题材一直很关注。后来来到陕西耳濡目染,就了解到了陕西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大省, 加之一些教研室的老师、 作协的朋友动员或者牵引着我,就(慢慢)关注陕西文学。 一直到今天自己写文章、 跟学生合作写文章也会关注得比较多, 现在写陕西文学批评史, 也把贾平凹老师当成重要的研究对象。
  记者:当初您那本《论秦地小说作家的废土废都心态》也是那个期间的作品吗?
  李继凯:我那时候谈《废都》, 持有的观点就是贾平凹老师是通过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意识到了中国已经出现了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甚至是说跟传统要割裂的一些阵痛,尤其是在文化界文人意识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危机,需要重构,所以说才会有《废都》。 《废都》基本上可以界定为是解构主义的一个文本,是中国跨世纪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性、现实性都很强的一个文本。 那个时候争议非常大,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有争议的。 凡是巨大的文化现象,或者是重要的作家作品都经常会有争议。 而文学艺术领域里边见仁见智,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等,这个都是自然的一种阅读接受的一个现象,是挺正常的。
  我对平凹老师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原来印象上他只是一个重要的当代的新时期崛起的一个作家, 但是现在非常坚定地认为他就是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 实际上文学艺术领域就是追求创作个性、 辨识度, 就像平凹老师的字一样。 无论是他创作的数量还是质量以及它的独创性,他都是辨识度极强的、创作个性特别鲜明的一个作家, 有他不可取代的唯一的这样的一个价值,因此,他就有了重要的地位。
  记者:商洛学院是商洛最高的学府,也是一所地方应用型的本科大学, 您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骨干之一,对于我们学校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李继凯: 一个学校办学的话要有学科意识, 专业意识强化到了高端它就要有学科建设, 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必须有特别重要的学科群, 能够为学校的不断地发展起到支撑性的作用。这样的支撑性的作用就跟国家高端办学的一些配套措施要契合,比如说商洛学院也要争取有研究生教育,将来也许要有升大学的战略性的构想,甚至将来还要能够有若干学科进入博士生培养,这就是一个学科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性的构想。
  从商洛走向世界, 不但是平凹老师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 我觉得商洛学院立志高远,有一些高手帮助策划,也是能做得到的。 今天特别高兴地是在图书馆看到了一些牌子, 上边都是国际交换生交流项目。在这样的秦岭大山里边,我们办学有一个国际性的视野, 不断地寻求国际性的合作,就包括这一次办会,来的国际专家学者很多, 商洛学院办会办得很成功。 世界因平凹文学作品的展示而知道商州, 商州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年轻学子、 这样的学府在不断地扩大影响,才有了这样的土壤,也才会有更多的文学青年的成长。
             (以上采访稿件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