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小记(节选)
京夫
文章字数:1,041
不才家居商州马角山,那儿山青水秀,景致绝佳,但由于交通不便,大山闭锁,美景却如妙龄女子,躲在深闺,不为人知。而今倡导绿色旅游、深山探幽,便小记几处景观,虽有为家乡牵线推销之嫌,实为自我“笔游”移情山水,是为序。竹子顶 竹子顶在马角山东陲,北马角山东方屏障,百里之外,便会望见其极顶,呈“△”形,烘托于群峰之上,巍巍乎高哉!其顶与洛南仓颉造字之书堂山顶,并称为洛南县老爷大台上的两尊金蜡台,意即在百里外的洛南县衙大堂上,便可遥观,可见其高。 竹子顶原有庙宇,与山下马角寺成为上下两院,有高僧主持,终年香火不绝,四方朝拜。近代,庙宇失修而坍塌,僧家远游。解放后,曾有部队上山屯垦,后因山高,上下艰辛而放弃。偶有采药人上去,会遇见羚羊、麝等野兽,相互都会惊出一身汗来。 山上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极顶之上,有巨石大如屋舍,迎风而动,遇声而摇,攀援其上,巨石便剧烈晃动,有摇摇欲坠之势,但却如不倒翁,千万年来,不曾滚落。此石人称灵石、神石,顶礼膜拜,面对灵石须谨言慎语,不得有些许亵渎,不得举止张狂,否则必酿灾罗难,特别是不能狂嚣大叫,若大叫,红天大日头,山顶也可落下骤雨刮起狂风来。大槐树 大槐树在北马角山之郭村。树身三围,高十丈许,荫护着一郭姓人家。冬季,杆如铁铸,枝如游龙,傲风斗雪,树中之大丈夫;夏季浓绿苍翠,覆盖如巨伞,绿云生烟,风涛阵阵,满村生凉。大槐上鸟巢众多,百鸟聚散,晨歌暮舞,早出晚归,热闹时一台歌舞,静寂时鸦雀无声。 传说大槐树系当年郭姓先祖,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徒时,带着一根槐杖,月余到了此地,槐杖尚不枯,先祖便将槐杖插于脚下沃土,以此为家,搭蓬拓荒。三年后,槐杖始发新芽,渐成大树。大槐枝荣叶茂,但从不开花结实。郭村周围数十里,便只有古槐一株,别无繁衍。作为保护神的大槐树,意在告诉郭姓家族,此处山川秀美,土厚地肥,就此生根,别再背井离乡,忍受千里跋涉、携妻将子迁徒之苦。骆驼顶 骆驼顶在南马角山,此处两山形 如骆驼,交颈厮磨,夹得小河绕行,勉 强而东去,人称骆驼顶。一对情侣,缠 绵不舍,挡住水路。龙王见其不雅,请 来雷神,一道闪电欲将其劈开,形成一 道“之”字形缝隙。两匹骆驼,隔山不远 隔水远,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及,经 年相思。传说是美丽的,而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却切切实实为人们留下了一 道绝妙的景观。 骆驼顶方圆数里,皆喀斯特地貌,山奇林密,杂花生树,百鸟争鸣,清流环绕,莺歌燕舞。此处山水酷似桂林之微缩,北方能有此佳境,实属罕见,有人称为小桂林。 原载于 《商洛师专》2003年3月15日第11期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