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院系发展献计献策 为服务地方把脉支招
生物医药工程系召开“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座谈会
文章字数:859
本报讯 (记者 王霄飞)为促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我院生物医药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及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指导,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4月29日,生物医药工程系召开“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座谈会,众多校外人士围绕该系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计划、校地科研合作等问题献计献策,提出了宝贵意见。 商洛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色产业组组长、原市政府副秘书长付振全,商洛市科技局总工程师倪义斌,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恩良,市林业局监察室主任张生安,市畜牧局副局长张金良,市烟草分公司调研员、市烟叶公司经理刘延举,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占国,学院党委副书记左晓民、副院长刘建林,生物医药工程系主任等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新军介绍了生物医药工程系基本概况,张晓虎、王忙生、李彬、汪玉琳等四位教师分别介绍了畜牧兽医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目标、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等情况;倪义斌等专家分别介绍了商洛市中药现代化建设及农业、畜牧业、林业、烟草产业发展现状。专家们从“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人才为谁服务”等方面对我院生物医药学科专业的专业层次、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就学院办学优势、本专科专业培养目标、校地结合办学、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出席会议的学院领导对应邀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指出本次座谈会是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从各个角度对商洛区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作了介绍,对生物系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使我们看到了学院发展的广阔前景,对明确学院发展理念和定位具有积极意义。 刘建林在讲话中指出,与会专家在座谈中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生物医药工程系要将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到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调整中去;要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和专业技能培养融入教学体系中去。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学生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订单式培养模式;重视科研协作;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切实提高我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