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面面观”,出谋划策“谈谈看”
◆学生记者 何云亭张维祯 实习记者 王晓飞张燕
文章字数:4,157


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与创新精神的世界,是一个实现人生跨越式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希望,能否积极的适应这个环境,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充实自己,为青春增色,这是摆在每个新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我对这个环境还是那样陌生。看到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们忙碌的身影,而自己还是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心中无比的焦虑,常常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做?” 目前,许多新生都面临着类似这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院部分大一学生,针对同学们入校以来的心理调适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部分大一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目前感到自己仍不能较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占40.5%,感到自己没有找到明确学习目标的占38.2%,而能够较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的大一学生仅占21.3%。面对上述状况,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选取典型的事例,向相关专家和老师咨询,请他们为广大新生答疑解惑。 交流障碍 一位人文社会科学系的女生低着头对记者说:“进入大学后,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关系好的仅限于宿舍之内。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我总是很小心的相处,害怕因为自己浅薄的认识而说错话,成为别人的笑谈。我总是在等,等别人主动与自己说话。我总在想,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太内向才导致这种局面的吧?每当在公众场合看到别人的出色表现,自己也想试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和逃避。想想今后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现在交际能力这么差,将来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提高自己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文系的李老师。他告诉记者:“这个女生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这是个体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还未能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首先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比如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学会平等相处,待人要以诚相交。在这里,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胸,注意换位思考,多理解和宽容别人,不要太苛求,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相互走进对方的世界,在交往中获得快乐。” “要提高这项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最直接,影响最广的一个方面。例如,怎样巧妙的拒绝别人,这就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问题。其次是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让自己变的更加幽默和富有感染力。同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不要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而影响彼此的友谊。最后,我觉得重要的方面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走入社会要面对行行色色的人群,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的适应各种角色,合理的调节在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冲突,维持一个长久的人际关系”,李老师指出。 李老师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无论你的性格属于外向还是内向,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发掘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这是一个关键。另一方面要勤于学习和反思自己。内向型的人可以采取适当的外向型的交际策略,以小目标的成功来激励自己,用每一次的进步来赢得大家的认可。虽然我们说要扩大我们的交往圈子,但也要分清深浅。对于值得深交的朋友要多联系、多走动,进一步增强感情;浅交的朋友,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选择,由浅入深的增进了解,加深友情。 目标缺失 “经过了艰辛难熬的高考,如今进入大学,闲暇的时间一下子多了很多。本以为会快乐,但我逐渐发现,自己在生活上茫无头绪,整天吃、睡、上课三点一线,或者直接去网吧,什么QQ飞车、魔兽争霸玩的忘记所有,根本没有参加学生活动的劲头。学习上,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整天处于无聊、空虚中。我常在想,我是不是心中缺少什么,目标还是理想?”一位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的男生皱着眉头说道。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杨宪华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心理困惑的表现,属于正常范围,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当然,并非每位大学新生都能幸运的走出心理困惑的阶段。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或自己无力调节自己的困惑状态,部分学生则会由心理困惑期进入“心理障碍”阶段。处于心理障碍阶段的新生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或向他人倾诉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此时必须引起新生自己、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建议并鼓励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应到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从08年我院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来看,共检查出心理障碍的学生165名(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等问题),占全院新生的7.46%,即每百位新生中就有约七名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所以,希望有心理障碍的新生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困惑,尽早走出障碍。 杨老师又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的是受个人经历及重要家人(父母、教师、同伴)的影响,有的是受家庭因素及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也有受社会环境(如学校周边社会微环境等)的影响。从我们对新生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对学校或专业不满意、同伴关系或师生关系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低。由此,改善新生对学校、专业的客观认识,改进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或是进行家庭关系的干预,成为提高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当记者问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杨老师指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一种具体有效而又可行的自我调节方法,是管理好自己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简单的方法是:首先,拿出一张白纸和一只笔,然后在白纸上方画一个合适大小的圆,来代表你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再次,在圆的下方写出处理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及每种方式所占的比例,第四按比例将圆分割成若干份,每一份代表处理闲暇时间的一种方式,第五比较处理闲暇时间各种方式所占比例大小,与自己的理想目标作比较,得出差距,最后,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杨老师顿了顿,说,进入高校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每一位大学新生,将来要想做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必须尽早制定具体的人生目标,计划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人生规划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恋爱规划等许多方面。在规划和制定人生目标时,建议掌握目标管理的经典原则,即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是指设定目标时,一定要具体(specific);M 是 指 目 标 要 可 衡 量(measurable),要将目标进行量化;A是指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努力可达成和实现的(attainable),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R是指设定的目标要和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相关联(relevant);T是指设定的目标应规定在什么时间内达成 (time-based)。规划并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目标管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自己的目标。很多新生也许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目标,但由于无法克服自己的惰性,而最终无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很好的践行。有一种克服惰性的有效方式是坚持每天都做行为记录:首先,记录每天要做的具体事情;然后,剔除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 (如吃饭等);再次,把剩下的事情按兴趣由低到高排列;第四,每天从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你会惊奇的发现,消除惰性原来如此简单。 消费苦恼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很多都身穿名牌,拿什么MP4、MP5,我就很自卑。于是借钱给自己整了一身乔丹穿上,买了一个纽曼MP4。碰上过生日,大家都请客,我当然也不能例外,钱嘛就问老乡狂借一翻。如今又有了女朋友,吃饭、穿衣、弄头发,有时舍友还拉我去KTV,这都成了我的负担。我还发现晚上不和她聊天就无法入眠,一聊就一两个小时。现在我的财政已经成了大大的赤字。大家说说我该咋办?”一位中文系的男生无奈的说道。 “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新生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的正常表现。大部分新生大都刚成年,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是独立生活,现在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独立生活的经验不足,加上周围同学的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就出现了这种问题,”城乡发展与工程管理系的郭磊老师说。 “由于每个人的消费标准不同,就应该培养个人合理的消费观。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对自己进校两个多月的花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想想哪些钱是应该花的,那些是不应该花的,这样心里就有了一个标尺。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个记帐本,如果觉得自己的自控能力不太好,还可以让好朋友监督自己花钱。我上大学时,就给自己算过一笔账,账的内容是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再加上同龄人不上学外出打工挣的钱,这就是我上完大学所花的总共钱数,这可不是一笔不小数目。当时我已经成年,具有自立能力,对我而言,如果把父母的血汗钱用在不应该花的地方,真的觉得很愧疚,父母花钱是让我到学校学本事的,不是用来养坏毛病的。所以我就带着一种责任心去花每一分钱,遇到买不买都行的东西,我一律不买。所以,同学门首先要摆正消费心态,一定要带着一种责任心去消费。” 恋爱困惑 一位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的女生说:“进入大学才不到一个学期,现在我们宿舍的舍友都谈恋爱了。每天看着她们和男友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玩,自己总是一个人,难免也会产生谈恋爱的念头。尤其是感到孤独时,更加难受,但又害怕影响学习,也怕受到伤害,我该怎么办呢?” 人文社会科学系的邹媛媛老师指出,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摆正心态。18、19岁的少男少女正处于对异性的思慕阶段,恋爱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但要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强求不得。恋爱之前要做好心理和精神上的准备,自己要具备爱人的能力。恋爱双方应懂得给予,不要总奢求对方给自己什么,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在关心对方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并以此来接受和处理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邹老师认为,最好多在团体交往中与异性交往,男女双方的单独交往容易引起误会,容易使双方对感情的判断失去方向。发展异性间的友谊对培养自己较为全面的交际能力和丰富情感是很有帮助。当自己准备恋爱时,应该对爱情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用理性的头脑去判断。恋爱是一种亲密的新型人际关系,对个人而言,是新的人生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理解与宽容,用一种成熟的心态看待和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在不耽搁学习的情况下考虑这一问题,切勿顾此失彼,这样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 编后语:心理学大师说,不仅音乐可以超越时空,我们的一切都是可以超越的。因此,希望我们的新生们尽快渡过暂时的心理不应期,在人生的道路上尽快起航,超越自我,走好人生这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