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送气哥”受热棒
文章字数:674
媒体报道武汉大学生 “送气哥”后,引发腾讯、凤凰网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各地网友针对何于伟这名大学生当上送气工,纷纷发表看法。“踏实肯干光荣,不丢面子”是大部分网友的表态,认为“送气哥”自食其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样都是靠劳动吃饭,没有贵贱之分,都应受到尊重。也有部分读者提出,何于伟如果长久选择送气,就不划算,因为这样书就白读了。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毕业生660万,比去年又增加30万,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仅本专科生就业情况不乐观,就是研究生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待遇偏低的情况比较普遍。最近有报道说,大学生工资趋同农民工。尽管走街串巷、爬楼进屋送液化气的过程充满酸甜苦辣,但是大学生在就业现实面前,调整就业期待值,放低就业身段,诠释了务实的择业理性。 尽管有人对“送气哥”的选择表示认可,但是仍有人不愿意把大学生与貌似“低贱”的送气工画等号。所以大学生当“送气哥”与竞争公厕保洁员、当保姆一样又成了热门话题。但是,大学生当“送气哥”也好,竞聘保洁员、做保姆也罢,都是一种就业方式。在就业现实面前,大学生就业并没有丹书铁券。社会分工千差万别,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社会不仅需要白领精英,还需要各行各业的服务者。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一朝一夕难以化解。在某种意义上讲,就业难也难在打破传统就业观念上。传统意义上的高薪、轻松、体面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期望值,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摘自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