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网商洛供电助学金 共建学生实习及实践基地
我院与商洛供电局开展校企合作
文章字数:1,691
本报讯 (记者 王霄飞)12月1日,我院与商洛供电局校企合作签字仪式暨“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院与商洛供电局在合作办学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我院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商 洛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德喜,商洛市副市长黄思光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院党委书记张继良、院长张景书,党委副书记左晓民、副院长刘建林,商洛供电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冯水城,商洛供电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高韩平,副局长李从林、工会负责人杨军参加了签字仪式。会议由刘建林主持。《陕西日报》、《西北信息报》、《陕西科技报》、《三秦都市报》、《各界导报》、华商网、《商洛日报》和商洛电视台等社会媒体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周德喜在讲话中指出,商洛学院和商洛供电局举行校企合作共建活动,为商洛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商洛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迈出了新的一步。今后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的范围,切实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二是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层次,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暂时性、松散性合作转为具有稳定性和紧密性的合作;三是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成效,为我市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黄思光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学院和商洛供电局以此次合作为良好开端,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合作办学的良好机制,面向商洛整个主导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使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为贴切。(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希望学院为商洛实现率先突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切实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要求零距离,使学院培养的人才一步入社会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也使企业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培训成本。黄思光表示,商洛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商洛学院的发展,支持企业的发展,为校企合作搭建更好的平台,为校企合作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张继良在讲话中代表学院党委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院建设和发展的市委、市政府、市供电局领导及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长期以来,商洛供电局情系教育,心系我院,对我院建设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本次通过职工捐资、企业赞助又拿出30万元,在我院设立“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资助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体现了供电局全体职工的爱心,也体现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商洛学院与商洛供电局开展校企合作,将为我院师生提供教学和实践平台,也为商洛供电局的员工提供了展示能力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平台,可以使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双赢的目标。 冯水城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商洛供电局与商洛学院联合开展校企合作,既是实现校企互动共赢的有利契机,也必将对双方实现共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商洛供电局作为商洛学院学生就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基地,将全力支持同学们的学习锻炼,创造一切有利机会,为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他还对接受资助的同学们提出了正视困难、矢志不渝,志存高远、学有所成,常怀感恩、奉献社会等三点希望。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继良与高韩平共同为“商洛学院学生实习及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张景书与冯水城分别代表商洛学院与商洛供电局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商洛供电局在商洛学院设立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每年资助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人,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共计10万元;接受学院学生来企业实习,开展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根据学院专业课程教学需要,选派高级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向学生介绍电力基础知识、先进技术及设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专业知识。学院每年派员为商洛供电局业余党校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及心理健康辅导,并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商洛供电局职工开展文字应用及公文写作、实用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协议签署后,张景书代表学院向商洛供电局赠送了纪念品,高韩平代表商洛供电局接受了礼物。 左晓民宣读了首批50名接受 “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资助的学生名单。出席会议的领导为受资助学生代表颁发了助学金。 签字仪式结束后,左晓民为商洛供电局业余党校学员做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