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19-1920年)
文章字数:1,197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90岁生日到来之际,为响应党中央“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普及党史党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本报编辑部特推出“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大事记”栏目,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光辉历程,介绍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庆祝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提高我院师生爱党爱校的热情,提升促进学院科学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精神动力。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得到全国工人大力支持的反帝爱国运动。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7月至8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引起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仇视与恐惧。一些站在资产阶级右翼立场的知识分子出面充当了在思想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角色。胡适发表文章,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求解决的革命主张。 1920年1月,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开始探讨成立共产党的问题。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等商定,在北京大学秘密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派出的俄共(布)党员小组维经斯基等人到达中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具体的帮助。 5月1日,《新青年》等一批进步刊物出版纪念专号或发表纪念文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分别举行纪念活动,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革命知识分子发表演说,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支持工人的斗争。这次“五一节”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尝试。 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中国共产主义者关于创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理想,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废除旧的国家机器,消灭阶级的主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