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香·忆江南
文章字数:1,120
我念着散文,零碎的牵扯起生命中不曾有过的,关于江南的美好记忆。这记忆全全来源于那些光怪陆离的图片以及清秀圆润的文人字迹。及目,是西下的夕阳,穿越而过的河流轻快流淌,扎了青底白花样头巾的姑娘们在青苔石板上踢踢踏踏走远。摇晃颠簸的乌篷船上站着个搭着毛巾的落拓汉子,他或许会吹上一号子,或许泡上一壶小茶,料峭春寒也罢,缺木疏桐也罢,这景致,终是与北方不同的:她是一个温婉的女子,白净脸庞,靠近了便是疏朗的香气,细细一嗅就弥漫了整个胸口。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江南,一池碎萍点点杨花的江南。 似乎任何一支笔,哪怕是如我这样的钝笔,凡提及江南,也都可以挥洒着摇曳生姿。耳畔萦绕着看江花月夜的清韵,折一枝溢艳犹带雨的梨花,一回首小桥流水,一仰头晓风残月。就踩上回旋着古城蹩音的青石板上吧,无需寻觅,无需体验,江南就早已长成心中一个永恒的印。 江南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带着甜甜的香气从一片氤氲的水流中迈出缓慢的莲步。我迷恋着她,迷恋着那些站在灿然樱花树下湿润如玉的期盼;迷恋那些画栋流丹,佩玉鸣鸾的繁荣;迷恋那些双含情泪流面的文人骚客;迷恋那些如约而至的归燕;迷恋那秦淮的灯影,多情的金陵与眼波流转的孤女;迷恋她那淡漠渲染的恬静;迷恋她周身散发的一抹女儿香。 那香,是云破月来时举杯凝神花弄影的情致;是落花流水香去也的惆怅;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不甘;是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感叹。 那香,从很远很远的画栋雕栏中弥漫开来。是江南温软的女子,捧一把铜镜,换一头青丝,眉间一点菱花痣,胸中一片云淡风轻。江南的春装点着她们年轻的脸庞,她们窈窕着地妩媚渲染了江南的妖娆。 那香,不同于北方的粗犷,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北互通与北方的黄土,不同于北方凛冽的风,不同于北方飘起的倏忽而来的忧伤的信天游。那香,是半掩的面,是细弱的软语,是连绵的丘陵,是灵动的水妖娆的山,是乌篷船上升起的袅袅细烟。 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那份精致玲珑的香气徒然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色中沉淀了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鼠标轻点;绿腊红烛,亮不过高楼灯红酒绿;三寸莲鞋,到底敌不过如锥高跟;水袖长袍钟氏潇洒不过牛仔短裙。在那些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有谁看那纤云暗渡?素笔成灰,相思成灾,爱恨情仇随意抛洒的今天,还有多少个女子“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闭上眼,脑中浮出的是大片大片绿色茶园,茶花密密匝匝开放,香气弥漫了整个天地,到处是香甜。阳光下有青衣白绢的姑娘,沿着水路,水袖掩了眉目,在弥漫花香的江南水路上,施施然走远。 走远了啊,那一抹女儿香。 那香,是我魂牵梦绕的江南。很久以前,记过一首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月,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是很美的词,它的名字叫《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