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自我
◆黄鹏
文章字数:817
大学是一棵生机蓬勃、郁郁葱葱的生命之树。物质、行为、制度是它的枝叶;师生的共同愿望、行为态度、做事方式是它的枝杆;大学所处的本土文化和行政文化是它的土壤;而浇灌它、供养它、催生它的学术文化便是营造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尽的源源思想涌流的“水”。 自我如何在大学的土壤中萌生成参天大树?一方面要汲取传统文化,思索当代现实,考量自我所长,知道自己兴趣所指同时适应学校学术氛围,尊重、接受权威思想,拒绝迷信权威观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真、善、美”的判断标准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有自我续写学术新篇章的勇气,以期待“雄文熠熠指航向”、“大业煌煌耀史篇”,让学术文化在各种矛盾撞击、扬弃中升华、创新、创造,以改造自我的主观与客观世界,寻觅自我屹立之地,使自己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达到统一。同时要使文化的穿透力、包容性、继承、扬弃与发展在自我身上得以实现,传承学术的生力并永葆其活性涌动,使自我的知识结构日臻完备,自我的人格力量日益彰显,能力、实力、魅力超卓,自我造时事、引潮流、集众力、铸伟业。通过这些目标的引领,从而使自我在大学肥沃的土壤上发芽、开花并结果。 正德修业的线条描绘出自我在大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亘古箴言为自我的生命着色;纳百川集众长、文明和谐献力量的青春豪语为自我发展助力引航! 在这些自我塑造、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价值思维引导下,大学成就了我现在泰然自若、诚朴勇毅、修业端德、是非观明确、价值观准确、宇宙观广博、人生奋斗永恒执著的品性。古往今来,天地四方都已植入我广阔深邃的知识探索范围,浮躁剔除了,沉淀的都是稳健;种种迷人的诱惑摆脱了,不再有似是而非的戏说。大学需要修得成果,就需要认清现实与自我,勇敢面对所处的时空,不断开拓创造,才能成绩斐然,硕果更多! 大学留给我的是什么?是 “大学上了我,还是我上了大学”?还好,是我上了大学! (作者系商洛响当当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