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文章
文章字数:3,814



感恩之歌 ◆郭敏厚 回首抗震救灾的那段时光,心中的颂歌总想为党歌唱。联想起日本人民大震中的艰辛,更感到党的恩情地久天长。忘不了,多次地震的第一时刻,总书记和总理总是出现在灾区帐房,指挥抢险,慰问病伤;灾区的不少支书压抑着丧亲的悲痛,抢救乡亲,减少伤亡。还有那,中组部及时下拨“特殊党费”,把七千多万党员的关切送到他们身旁;来自全国的党员志愿者,日日夜夜为灾民服务奔忙……汶川、玉树、盈江的各族同胞,时时刻刻都在沐浴着党的阳光。如今,一座座新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人民满怀信心齐奔小康。历经灾难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认定了党的领导就是希望。难怪全世界都向我国投来羡慕的目光,甚至连怀疑过我们的人都发出赞扬:中国共产党真的能“以人为本”,改革开放更能让“多难兴邦”……当党的九十华诞来临之际,“十二五”规划又展示出新的辉煌。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感恩之歌怎能不为党歌唱!(作者系中文系教授) 梦里花开 ◆韩玉芳 我们在过去与未来,在时光的边缘,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只为在梦里,听见花开的声音。似水的流年慢慢沉淀,一些为我梦想着色的人慢慢离开,又有一些人朝着我走来,用他们的爱,为我的梦想添一抹重彩。于是,我遇到了你们—202的姐妹,开始了我新爱巢的装扮。 一个人走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校园,看着那一张张和我一样稚嫩而又胆怯的面孔,我坚定了:那是探知未来的渴望,寻求新异的喜悦……陌生的一切,没有彼此会心的微笑,每个人的眼角都流露出一份初来乍到的小心翼翼,那时我真的很担忧、孤单、害怕,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然而,因为你们我变了,我开始学着去接触你们,了解你们,倾听你们。“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喜子告诉了我坚强,一直以来我都在等待梦里花开的季节,聆听花开的声音。 我赞赏向日葵——黄养妮,我们都喊你“小妮子”,作为舍长的你让我不得不用佩服来形容,那么的勇敢。“我要在新的一年发扬我的向日葵精神:只要有阳光有我的地方,就有灿烂的笑容”是你的个性;我在乎蔷薇花——程桂喜,我们都叫你“喜子”,你是我心中的一片清池,是你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纯洁友谊,那么的无瑕。“心累,是因为往往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不坚强,懦弱给谁看”是你的独特;我欣赏丁香花——席艳红,我们都念你“红红”,生活中的你是我们的心理姐姐,可以辩证地解释我们的不解,让我们懂得生活的真实和完美都是相对的,那么的现实。“把心化为蝶,随你飞翔”是你的执著。 我羡慕火鹤花——邹甜,我们都称你“甜甜”,你是我们的小孙燕姿,宿舍里时刻回旋着你的歌声,热情豪放。那么的开心,“人要活的有自我”是你的专属;我看重栀子花——靳春苗,我们都呼你 “苗苗”,你是我们的黑人“领导”,你是我们宿舍幸福的典范,我们都想要你的那种幸福。“2011年,我想要活的比夏天还要温暖”,是你的誓言;我了解桔梗花——苗海芸,我们都叫你“希妹”,好几次大家的集体活动你缺席了,让我们又爱又恨,对待感情坚持不懈是我们都不能达到的顶端,那么的执着。“我不会屈服,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才是姐的本色!”是你的本色;我喜欢牡丹花——文也,你是我们宿舍唯一没有外号的,作为理科弄潮儿当中的文科鲜花,你有着牡丹的各色特点,让我们觉得和你在一起没有距离感,那么那么的舒适。“眼泪都笑了,谁还会哭”是你的唯一。你们留给我的太多回忆,太多想念。202,那里是我们的家,我们避风的港湾,那里储藏着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用一生去怀念,去珍藏。 那么地喜欢和你们静静地走在校园里,听着校园里弥漫的歌声,是如此的舒心,又是如此的诗意。那么地喜欢和你们悄悄地坐在校园的长凳上,手捧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书籍,静静地看,默默地读。那么地喜欢和你们一起聊童年的趣事,谈未来的理想,是如此得有趣,又是如此得豪壮。那么地喜欢和你们一起逛街,一起砍价,一起大笑,一起大闹,是如此自在,又是如此释然……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将我们的记忆在此定格,让我记得和你们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等待着梦里花开。梦里花开,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听,那是幸福的声音,幸福在唱歌,歌声是那么优雅,那么温馨……(作者系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2010级学生) 在文学的夜空里回望童年 ◆鱼在洋 1979年秋天,16岁的我考上了延安大学中文系,踏上了陕北那片曾经孕育过中国革命的红色土地。在那块大风从坡上刮过的高原上,我的心上也生长出了一种绿色植物,这便是永远不老的儿童文学。 那时候,刚刚从禁锢中挣脱出来的人们都有强烈的倾诉欲望,而文学是最佳渠道之一。我们班的几十个人都努圆了劲儿要当作家,就像如今的人们挖空心思想挣钱。尤其是校友路遥来母校作了一场报告,讲的是他后来引起了极大反响的小说 《人生》的构思。那次活动给我们的震撼极大,文学的魅力迷住了我们这些充满幻想的年青人。 当寄出的稿子退回了一箱子时,年青时写过诗的父亲来信说,你才十几岁,胡编乱造情呀爱呀的,没啥出息,不如写儿童文学。你刚刚过去的生活保准能写好。我在延河边转悠了半夜,痛苦地反思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强项。我翻遍了图书馆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开始了又一轮冲刺。 北京《儿童文学》杂志一个叫康文信的老编辑注意到了我这个每周寄一篇习作的后生,写了好多封信鼓励我。1983年夏天,我的处子作《撵走的和撵不走的》在康老师的精心修改下终于在首都发表了!这篇今天读起来也很感人的作品轰动了学校,也引起了李天增老师的关注,他让我参加了当年他们和文化部少儿司合办的儿童文学研习班,头一次见识了“小儿科”里的大世面。第二年的暑期,当《儿童文学》杂志邀请我们去北戴河开会时,我一心想见见康老师当面说一声谢谢,谁知他又去了外地,连面也没见上。1985年年底,在一次儿童文学会上,重庆出版社的李晓峰老师跛着腿到了我的住处,问我出过小说集没有,我说没出过,他说寄给我吧,我们社给你出。短短几句话,如今难得很的事情就说定了。《那片树林》出版了,连序言也是他们请北大的评论家写的。我把书寄给了康老师一本,我在扉页上写道:没有你那篇作品的发表,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康老师很快回了信,他祝贺我之后说,你的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职而已。当编辑的谁也不会拒绝真正的好作品。十几年的日子一晃而过,迄今为止,我还没见过康老师一面,听说他已经退休了,恐怕今生也难见着他了,我只能坐在秦岭深处,遥祝康老师晚年幸福,遥祝帮助过我的好人们一生平安。人的一生,要做点事情,努力是前提,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只所以能写点东西,一来是当初大环境好,二来还是遇到了不少像康文信一样敬业的好人,譬如后来未来社的倪社长、马卫革、杨德新等老师约我写书,两次“未来杯”的一二等奖都颁给了我,还有李凤杰、周竞老师不光用作品引导我还给了不少具体帮助,还有兄长孙见喜等,没有这些好人的无私支肋,我一个山里后生怎么也不会有如今的进步! 写了几百万字,出了十来本书,也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我,依旧很不成熟,真正的力作还没有写出来。在这文学萎缩,儿童文学更是门前冷落的时候,我也面临着前进还是倒退的考验,我只能努力,因为我怕让老师们关注的目光失望。 岁月无痕,当初班上的同学们早就没了搞文学的,校友路遥也长眠在了母校的文荟山上,文学的夜空静悄悄,连星星也懒得眨眼。我独自一人回望童年,回望走过的日子,我不后悔,我还有几分自豪,因为我拥有两个童年,生活的和文学的。尽管我不富有,可我拥有快乐,因为我能为国家的明天生产比面粉更有营养的绿色精神食粮。(作者系《商洛日报》副刊编辑) 生 命 树 ◆黄 鹏 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痛苦不可遏制的感情,是支配我一生简单而强烈的三种感情。——题记 濡养我的这三种情情,使我有了追求! 曾不是一次地扣问心灵——我为何而生。觅索着自我的方寸之土,心灵向行动诉求,千万别懈怠。浩浩的知识莽林中有自然孕育的奇葩,更有智慧汲养的参天古木。噢!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从人嗅到如此之多的馨香而得以净美心灵,内避于这些绿荫之间,以静悟枝叶在风中相互致意,盘根在泥土里错节……这一切便是自然的谐含之美。涉入林际无穷的新鲜逸趣供之把玩,智者们心血凝结的这一幅天地间可感又不可触的物境,文明的造化。冥冥中,我听到了天籁富有灵性的些微声音:读书与智者交谈,平日与庸者絮语。 浓密、繁茂的知识林,婆娑、泻绿的知识林,勃勃生长!一缕阳光,剑般刺入我心,惊悸中……爱的眷顾,那般的素洁与诚挚,心扑扑地跳!来的突然,让人手足无措,一时间生活处在了无序的欣喜佳境。爱情是带刺的玫瑰,稚嫩的手被扎的弃之不得,收之不得。这难道就是青春甜蜜的苦涩?体味着淡淡的愁、浓浓的情、咸咸的汗、涩涩的泪。只有汗水中滋养智慧,生命之树才能更茁壮成长。痛苦、凄楚的感觉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与蹂躏;天灾、人祸……只有知识林更密,文明花更香美,青春藤更绿,生命树更青。这一切才会更好。(商洛响当当文化有限公司经理) 一棵千年的古树 ◆肖阁 很久很久以前你就伫立在这里有多少朵花开落在你的脚畔有多少只鸟儿飞落在你的枝头有多少个行人停歇在你的浓荫下你却一动不动只是守着自己的根一千年之后你依然静立在这里多少次风雨交加多少次倾盆大雨多少次轰雷闪电试将你劈开砍杀你却岿然不动,巍然屹立风风雨雨,沧海桑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次猛烈的暴风雨雪欲吹折你的枝干卷落你的树叶你却昂首挺立,傲视苍穹你是一棵千年的古树任凭斗转星移任凭草木荣枯你——只是守着自己守着自己的根守着脚下的一方土地,无怨无悔 (作者系洛南县灵口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