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
文章字数:946


★瞿珊珊 时间总是过的比我想象中快,转眼间我和院报相识已快三年。三年并不漫长,她也仅仅只有十岁,但她还在成长,而我却只能陪伴她走过三年的时光。 第一次见到院报是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候,离开家乡,学校不满意,专业不满意。可是因偶然的机会见到她时,便一见钟情,兴许是为了弥补我未能上新闻专业的遗憾吧。我毅然加入了校报的大家庭,却未曾想,和院报的缘分如此深厚。 我常常想,校报就像是我的“男朋友”,而编辑部的老师们就是“家长”。初见家长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顺利,有太多的竞争者,他们都有备而来,安排缜密。相形之下我便显得笨拙些,或许是真诚打动了“家长”,我入围了,有机会和她亲近。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回答的一个问题,他们问我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很坚决地告诉他们是良知。在我心里这个信念一直扎根,从未动摇。 家长们热情、善良、认真,不久我便和这个团体里的许多人一样爱上了这个大家庭。感觉就像是宫廷剧里的情节一样,校报是“皇上”,而我们就是一个个地位或高或低的“嫔妾”,整日围着她转,想着怎么样让她青睐自己。报纸上那一篇篇稿子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成果,上了报纸,便是得到青睐、皇恩浩荡,其它的人见了便羡慕、妒忌。我自己现在可以算是“宠妃”,然而恩宠必然不会长久,接下来便会有他人代替我。但是就像每个痴情的女子对男子的感情一样,我对她的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淡漠。 我不敢去算这三年里我为院报做了些什么,却清楚地知道这几年是她让我成长。办好这张报纸,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我亲眼见到老师们为了她付出了多于其他人太多的努力。院报是老师们的孩子,她不好了,外面的人会责备“家长”的不是。我们也是老师们的孩子,因此他们在教会我们工作的同时还教导着我们成长。他们为我做的太多,而我为他们做的却不值一提。只是我心有信念,以后不管我在哪里,只要她需要我,我定会为她做任何事情。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三年前我们拉起了彼此的手,如此便是一辈子的朋友,我还记得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身在病床却牵挂着这份报纸,病痛时也要看着这份报纸来安慰自己。多年以后,我想我也会如此,回忆起来,我的大学生活因有了她便有了价值。在她十周岁生日之际,就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感情: 亲亲此小报,寥寥数十语。 他日故相离,此物最相思。 (作者系本报学生记者团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