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访谈有感
文章字数:1,360
★商洛学院副院长 刘建林 在国务院委员刘延东副总理的关怀倡导下,在李兆基先生的慷慨支持下,李兆基基金会和香港培华基金会在支持了国内百万名中小学教师培训及百万名乡村医生进修提高计划项目之后,再一次出资八千万元人民币支持我国中西部千名大学校长海外培训项目,在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和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美国西部考察团进行了为期4周的培训学习。课堂听讲和实地文化考察收获很大,一些见闻与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上) 一、美国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学习 美国3.2亿人口有林林总总的高校4000多所,其中四年制的本科高校2600所,向国民提供从大专层次到博士后研究层次,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学习阅历;高等教育按盈利性质划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高等学校,按举办者性质划分为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前者主要由政府或私人举办,后者主要由企业法人举办;按学校层次划分,有研究性大学、教学型大学和专科学院,还有医学、法律等专门学院。营利性学校主要指私募学校,私立学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也有向斯坦福大学这样能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国际著名学府,适龄学生中的80%就读于公立学校。加州地区260万在校大学生,44万教职工,其中19万名专职教师,有力支撑着加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加州的高等教育发展源于1860年著名的墨利尔法典,林肯总统发起的增地运动,州政府承担了公立高校的几乎全部拨款,当然现在州政府拨款预算有减少趋势,学生的学费仅占学校运行费用的13%左右。就读于社区学院的学生,学费很低,而且设计有毕业就读本科的顺畅通道,以学分互认作为主要申请条件和基础,就连伯克利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本科学生来源25%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50%以上的学生能够进入四年制本科学校学习。联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大学办学层次界定模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交织交错,专科生升本障碍重重,升学比例仅占5%左右,阻滞了人才上升的通道,高校发展用地受限,公立高校拨款预算比例偏低,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总结、借鉴、学习和改进。 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美国教育始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审视和提升教育理念 美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师生比例均在1:10左右,教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例达2:1,全国差不多25%的人在从事教师职业,有力的支撑着教育发展。合理的教学组织架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从开始进入美国太平洋大学学习,就深为他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所触动,小班授课,互动式探究教学,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就业服务体系,有力支撑着学校的学生培养。世界著名的加大伯克利分校从教授授课,大幅度的奖助学金,而其从学费中提取25%用于学生的助学金,还有加大尔湾分校对本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的教育理念,化作了管理者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堪称为我们学习、提高、认识,并付诸于行动的典范。 教师的良好研究有力支撑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位教师均吸纳一定的在校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同时学生取得生活补助费用,各大学学龄在18-25岁之间的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40%左右,学生就学不受年龄限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休学进行创业和就业等。60%以上的学生在4到6年完成四年制在校学习,每个学生毕业平均有四个大学的学习经历,学生学习专业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志愿,25%的学生毕业时的专业与入校报考专业不一致。(转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