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理想一点时间
文章字数:2,019


 

 
                                                                        ●《商洛日报》记者 吉文艳 谢非
   编者按:7月10日,《商洛日报》社会特刊版以4646字的篇幅对我校数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事迹进行了报道。现将原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大学生深山当猪倌
    王浩欣今年29岁,家住山阳县银花镇商洛河村,2010年从商洛学院毕业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着找工作或是考公务员,而是只身前往西藏寻找一种叫做“藏香猪”的猪种。原来早在大学时期,王浩欣就打算毕业后自己创业,而当时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让这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心忧。
    “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环境很熟悉,又能吃苦,就想回老家搞特色养殖。”王浩欣说,可他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反对。“父母说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放着大城市的风光日子不过又往山里扎,说啥都不同意。”王浩欣回忆,不仅家里人不同意,就连乡亲们都觉得他是读书读傻了,堂堂大学生不去上班竟然要回来养猪。可王浩欣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趁年轻去闯闯,哪怕失败了也没啥,考察市场后觉得这个事还是可以做,就去做了。”就这样,王浩欣便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猪倌,短短五年间,当初的家庭农场变成了专业合作社,藏香猪的存栏也由开始的20头扩大为300头,藏香猪肉以每斤50至80元的价格卖到全国各地,年产值达到大学生“猪倌”王浩欣与爱猪的亲密合影100多万元。
    回忆起当初创业的经历,王浩欣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最难的要数跑销路了,一个农村来的年轻人给人家星级酒店的经理推销有机无公害的藏香猪肉,人家很难相信你,有的酒店门还没进去就被保安拦住了,有时候会感到很伤自尊。”王浩欣坦言,被拒绝时虽然会失落但还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撑了下来。相对于同龄的很多大学生,王浩欣几年成功创业经历无疑是成功的,他的经历充分说明,年轻人应留一点时间给理想,不要过早地放弃希望,年轻人就要敢闯敢干,我们的青春应激情飞扬。王浩欣说:“年轻人一定要有理想、目标,更要在现实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做事时要有短期目标与长远的规划,并适时调整规划,遇到人生中的良师益友时可多请教他们。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与架子,起步时步子不要太大、不要铺太大,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要害怕失败,勇于去尝试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    


                                                                                         看得上两毛钱的生意
    “我做的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生意,不值一提,还是去采访别人吧。”在位于商洛学院东门口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见到谭晓奔时,他一边搬着刚送来的快递一边说。别看这个只有23岁的小伙子今年刚毕业,却已经是这家服务中心的老板了,经营着两家快递业务和打印店。
    “这个店是去年跟同学合伙开的,独特之处就是将快递和打印结合起来,既方便了学生又拉拢了店内人气。”谭晓奔介绍,创业的想法萌生时自己只是一名学生,没有资本,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想来想去只能立足学校,分析学生的需求。“经过观察我发现大学生每天需求量最高的就是送餐、快递和打印,尤其是快递,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在不断的碰壁和很多闭门羹之后,我用自己兼职打工攒下的资金和东拼西凑的两万块钱开始了创业之路。”自感精力有限,谭晓奔又找了同样想创业的同学作为合伙人。于是,一个以快递和打印为主,以文具和零食水果为辅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开张了,这是商洛第一家将打印和快递合二为一的综合服务中心。虽然打印一张的价格只有两毛钱,但谭晓奔说积少成多,对自己的创业模式显得很有信心。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谭晓奔的店开始并没有多少知名度,生意异常清淡,这也是他创业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战。“说实话那一阵心理压力的确很大,投入了那么多钱,却没有人上门,真的很着急。”面对窘境谭晓奔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利用QQ、微信平台、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还推出了扫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账号送优惠的活动等多种方法,同时,在店内进行价格优惠活动,以低于市场价25%的价格吸引顾客前来打印。经过多方努力后,终于在学生中打开了市场。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店里电脑设备从之前的一台发展到现在的9台,打印机也扩展到了6台,每天可以为300多名学生服务。同时,他们还收发百世汇通和天天两家快递,平均一个月可以送出去7000多件快递。今年3月,谭晓奔还创新地提出了新型工作思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电子版文档发至邮箱,将要求标注明白,等到有时间去店领取就行,支付方式可以选择线上支付,也可以选择当面支付。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彼此,能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反响,以赢得更大的市场。”谭晓奔兴奋地向记者阐释自己的新点子。目前谭晓奔已在商洛开设了两家分店,年营业额也由原来的1.5万元迅速增长到16万元,计划2015年完成营业额50万元。同时,他们还准备将这种创业模式推向西安高校甚至在全国展开。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谭晓奔谦虚地说:“唯一可供借鉴的就是我没有好高骛远,看得上做这两毛钱的生意,希望想创业的同学们不要太着急,不要刚开始就想做那些高大上的大买卖,还是脚踏实地最重要。”